德国二战题材影片。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他凭借捡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军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路抢掠地在行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上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样掌握起逮捕和生杀大权。
如果你可以选择去做另一个人,去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你会怎么做?
如果这种新的生活可以为你带来荣耀、金钱和权力,如果它可以让你不再背负过去的债务和责任,你会不会抛弃掉过去,用新的身份重新开启你的人生呢?
我想是会的,很少有人能够拒绝这种诱惑,面对更好的选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我们希望人生能够有一次错位——就像《成为马尔科维奇》里说的那样,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为另一个人,逃脱当前生活的困境,来试图营造另一种生活,每个人逃避生活的原因都不一样,但他们总愿意为了一种假设而达到某种目的,即使之前从未想过人生能错位的人,在有了这样一次机会后,也大多会选择接纳它,并放弃当下的生活。
错位的人生体验是种机遇,它能让我们摆脱当下的种种不开心,给予我们另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但他有好的一面,同样也会有坏的一面:错位人生,会使我们在行为和性格上偏激化。
正因为你不必去承担过去,以往隐藏在心中的恶便随着新身份的苏醒而苏醒,压抑的情绪也随着这种苏醒而爆发,当你拥有了一个新身份去释放这种恶的时候,恶本身就会被放大,比如在电影《小丑》里面,当主角遭遇社会不公对待时候,他凭借小丑的面具达到了重生,进而报复社会,以往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恶也爆发出来,面具让他不必为所犯下的罪恶承担责任,同时,它也会让他的恶得到尽情释放。
《冒牌上尉》也是这样。
该片其实只有一个主要角色,叫威利赫罗德,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国防兵,但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身上尉制服,进而假冒军官,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士兵,假冒上尉,后来还在纳粹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执掌生杀大权。挺荒诞的故事,一点也不现实,偏魔幻色彩,这种设定我一般只会在「高概念」电影里见到,就是那种依靠着某些有趣的故事设定而产生的程式化电影,比如《爆裂鼓手》,比如《活埋》,这类电影带有某种幻想色彩,往往以“如果......,那么......”的开端讲述故事,这样的开端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在这里,《冒牌上尉》的故事设定就是:“如果一个士兵得到了上尉的制服,那么会发生什么?”
这样事情几乎在现实中不会发生,所以一开始我觉得电影很扯,但后来我发现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不禁直冒冷汗,荒诞本来与现实是两条不会交叉的线,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在现实题材加入荒诞,或让现实具有某种魔幻色彩,《Hello,树先生》是个例子,《幸福的拉扎罗》又是个例子,这些片子很现实,因为他们的故事植根于我们脚下的土地,但它们之中也有一部分是超越现实的,就是电影中的魔幻(荒诞)部分。
在前部作品中,树先生疯了,整个世界也跟着混乱起来,世界随着树先生的疯,而失去了秩序,这种视觉冲击尤其强烈,在《幸福的拉扎罗》里,拉扎罗被狼吃了,却又重返人世,他成了神,然而在愚蠢的世人眼里,他只是个碍眼的傻子。
两部作品对于疯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半部分的写实,更是强化了后半部分荒诞的悲剧程度,在这两个故事里,世界改变人,让他们变得不和谐,归根结底,是世界所造成的结果,和人无关。所以身处于那个世界的树先生和拉扎罗,就显得极不相同,他们无法去改变世界,只能去改变自己,因此,片子的整体基调是灰色的。树先生与小镇,和拉扎罗与整个人类文明之间的对抗,才会显得如此动人心魄。
但这种荒诞,终究是个人的荒诞,《冒牌上尉》所讲的,却是集体的荒诞。
个体与世界的对抗,是孤独的对抗,也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对抗,这种对抗一般很难取得胜利,《楚门的世界》里,个体与世界的对抗被具象化,虽然最终楚门赢了,但实际上,他把自己的过去输给了创造那个世界的人,离开伪造的世界,也就代表告别过去,这种告别,就是悲剧意义的。
在《冒牌上尉》中,个体和世界的对抗消失了,个体通过身份标签进入到世界中,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影响集体,进而去颠覆世界规则,这种过程,就是集体的荒诞,在电影《浪潮》里,具有强烈符号和形式特征的意识形态,因为形象简单,规则清晰,逻辑上能自圆其说,通过集体传播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造成这种灾难的原因,就是因为越极权化的思想,越能使人将其内化为信仰,外化的标签和符号本身不具有这种魔力,但倘若他们通过信仰的形式加以传播,就会形成一股内化的力量,成为集体遵循的铁律。
这一点我在关于《小丑》的那篇影评里有提到过,而在《冒牌上尉》里,当一个普通人被赋予了某种超出他当前层级的权力之后,他往往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因为他无法驾驭这样的权力,往往就会在某种思想下将一些规则践行到极致,这种权力会让他产生某种压力,压力必须得到释放,而恰巧,在本片中,纳粹所代表的极权主义,正好是他“发泄”这些权力的突破口。
在本片中,威利赫罗德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聚集溃散的士兵组成一支特别任务小组,借法西斯之名履行军人义务;另一件,是随意屠杀集中营的犯人,从别人手中拿走(犯人的)生杀大权,这两件事,存在一种过渡,表现了威利赫罗德心理的一个过渡过程。
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逃兵,所以他本身就有罪,在他伪装上尉之后,为了尽可能的不暴露自己,他总会借着“最高指令”的名义来逃避一些猜忌,他不止一次被怀疑过,但为什么他总能化险为夷呢?
事实上,并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他遇见的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选择了视而不见,这个冒牌上尉一身疑点,一点没有一个上尉的样子,但战争是混乱的,正因为它的混乱,荒诞才容易被人视而不见,要我说,战争中的荒诞,才是战争的常态。
一场战争,从来不会始于一个恰当的理由,也很少有任何警示,一战、二战都是如此,电影《沃伦》里的种族屠杀,也是瞬间发生的事情,你根本没法找到任何缘由,战争的双方并非有深仇大恨,但他们在对方身上所制造的暴行,却要比任何形式的报复都要残忍。
有时候,你真不知道人类究竟能干出什么来。
《冒牌上尉》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来自于一群人对尸体填埋坑里的犯人的多次机枪扫射,扫射一圈,还有活口,换弹夹,继续扫射,后来子弹卡住了,一群人端着步枪上去解决——即使影片是黑白色调,这个场面还是异常的血腥,最残酷的是,这种暴行,一旦开始,就必须执行到底。荒诞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意识到了现实的荒诞性,却还要重蹈覆辙。
上尉赋予了威利赫罗德太多的权力,他利用这种权力染指整个社会,让荒诞遍及它所走过的每一个角落,独裁统治的铁腕政策,让他如鱼得水,同时也使他越陷越深,最终,属于威利赫罗德的战争落幕。
他被抓捕,并为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付出了代价,他的故事足够传奇,也足够荒诞,是战争塑造了威利赫罗德,同时,战争也让这种荒诞合理存在,这样的故事,我相信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很有可能发生。
当一个人有机会去伪装成另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极尽所能的压榨这个人的能量,成为这个人,并取而代之,可怕的不是这种伪装,可怕的是这个人本身,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能达到什么目的,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肆无忌惮,往往都会朝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最终难以回头。
威利赫罗德有机会回头吗,有,当然有,如果当时他没有假冒上尉,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但是他还是假冒了,所以,这个结局,是威利赫罗德咎由自取,荒诞主义来源于人,荒诞的现实则取材于人的行为,塑造神的也是人,塑造这种荒诞的是人,人让人成了疯子,成了凶手,成了伟人,人塑造了一切,如今想要毁掉一切,自然也轻而易举,荒诞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成了我们生活的内核。
现实,始于荒诞,最终,也将终于荒诞。
无法改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