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党卫军内幕第一季第2集

简介

塞尔日·德·波利尼 斯蒂芬·阿什顿·弗兰克StefanAshtonFrank 纪录片 美国 2017
{if:"

党卫队:也称“亲卫队”,是纳粹党的纪律检查组织。该组织对党内执掌纪律检查,对党外维护党的领导并执掌对德国国家机构的忠诚审核,整顿德国社会上被其认为反党反民族的错误事物,同时监察德国境内各领域的思想纲领等工作。党卫队旗下成立了负责军事作战的分支武装党卫队(Waffen-SS)和负责关押监禁的分支骷髅卫队。

“Schutz Staffel”直意护卫(Schutz)部队(Staffel),缩写为SS,党卫队的标志

吾之荣耀即忠诚 Meine Ehre heißt Treue

1925年由纳粹党冲锋队内部所创建。1929年开始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担任党卫队最高长官开始,该部门迅速扩大权力,以捍卫党中央领导纳粹党全体的纪律为目的,跨大为以党首希特勒直接指挥的最高纪律监察机关。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就任总理,任命海因里希兼任内政部长,直接实行以党机关控制德国。随着《解决人民与国家痛苦的法律》颁布,进一步推动“党国一体”纳粹党与政府权力一体化。由党机关的党卫队经其最高领袖身任德国内阁内政部长,纳粹党组织夺取德国行政机关,纳粹党的纪律监察部门替代德国公安警察体制。

最早在1920年为了进行政党活动时和与其他政党支持者冲突的安全,成立了用以保卫纳粹党集会的会场警备“秩序维护队”。秩序维护队的任务是在集会、演讲等公共活动中保护纳粹党的高级干部和集会演讲秩序。

1921年9月10日,会场警备队正式改组为纳粹武力斗争的武装战斗组织:“冲锋队”。 1923年3月,时任纳粹党财务处长兼冲锋队干部的柏赫托德与同为冲锋队干部的施雷克共同为希特勒另外从冲锋队中编制组织专护卫他本人的“仪仗警卫队” , 1923年5月改组为“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 。协助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

冲锋队(Sturmabteilung,SA)是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武装组织。组织负责人恩斯特·罗姆,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卐字袖标,因此或称褐衫队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冲锋队成员数量已经超过德国国防军达到几十万人,于1934年长刀之夜被肃清后开始失势。

啤酒馆暴动: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最终政变失败,希特勒等数位纳粹党领袖遭逮捕。

啤酒馆政变时被逮捕判刑的希特勒于1925年出狱后,立即向巴伐利亚总理海因里希·海德协商,在保证绝不会再度使用武装暴动来夺取政权的承诺下,德国政府于1925年2月25日解除纳粹党的非常状态警戒,纳粹党再度结成。同年4月,约瑟夫·柏赫托德于啤酒馆政变失败后,逃往奥地利尚未回国,于是希特勒先另行向施雷克下令,重新组织一支在各种集会及平时行动中保护希特勒人身安全的随扈团,取名为“党卫队”,施雷克担任队长 。

尤利乌斯·施雷克(Julius Schreck,1898年7月13日-1936年5月16日)是纳粹党早期资深党员,和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施雷克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1925年,他成为第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施雷克于1936年罹患脑膜炎去世。

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的差异,是这支新的护卫队不再由冲锋队成员中直接抽调,而是严格的从纳粹党员、冲锋队员中,选择没有任何警察调查记录、并有两名以上纳粹党员作为保证人的人选,独立组成的部队, 每个人还必须提供能追溯到18世纪的家谱,用以证明自己血统纯正。奠定了党卫队之后精英主义的开端。

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当时希特勒发现有必要培养一支私人警卫武装来抵御一切针对他个人的威胁。

1925年9月,施雷克再将党卫队扩张成为纳粹党每个地方党部、党内派系都配置来护卫各党部干部、派系领导等纳粹党要的正式编制,使党卫队转成扩张保护全体纳粹党重要干部人身安全的纳粹党正式随卫团,施雷克并改组党卫队的组织成符合全党规模的指挥编制体系,该部门首长也甚至称为“党卫队全国领袖”(Reichsführer)。和维护纳粹党平常党务、政党活动、纳粹党资产安全的冲锋队并立。

1926年4月,因幕尼黑事件而流亡奥地利的前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队长约瑟夫·柏赫托德回国,施雷克卸任党卫队全国领袖,约瑟夫·柏赫托德交接成为党卫队第2任党卫队全国领袖。

约瑟夫·柏赫托德(Joseph Berchtold,1897年3月6日-1962年8月23日)纳粹党早期资深党员,同时也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与“党卫队”的共同创建者。柏赫托德于1926年4月出任第二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他幸存至战后,于1962年逝世

1926年4月15日,柏赫托德成为第二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上任同时建立一套新规则以将党卫队的定位明确化。规则中写道党卫队“既不是军事组织,也不是奉承权势者的随从团体,而是一支党领袖所可倚赖的小型单位。”。他更进一步强调党卫队成员必须“只遵从党的纪律”。

不过,柏赫托德为使党卫队能脱离冲锋队所做出的努力最终均不见成效,并为此感到十分沮丧与无力。1927年3月1日,他将领导权移交予其副手埃尔哈德·海登,正式离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

埃尔哈德·海登(1901年2月23日 – 1933年)纳粹党早期党员,同时也是“党卫队”的第三位全国领袖。他于1927年出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海登的全国领袖任期并不成功,党卫队成员人数在他的领导下急遽下降;他随后于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遭到逮捕,并于同年内被处决。

身为党卫队全国领袖的海登在接掌权力后同样苦于无法脱离冲锋队的控制。在海登的领导下,党卫队建立了一套比冲锋队更为严格的纪律系统。海登更进一步要求其下属不得参与与之不相干的党政事务,意图借此建立一支以高素质成员组成的小型精英单位 。

然而党卫队始终无法将势力拓展至慕尼黑以外的地区。在冲锋队的持续干涉下,党卫队成员人数自1,000人锐减至280人。在海登试图防止党卫队瓦解的同时,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27年9月成为其副手。希姆莱对党卫队抱有相当的热忱与野心,且不断展现出优异的组织能力也因此成为驱动党卫队的主要力量。

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纳粹重要政治头目,曾为内政部长、党卫队首领,被认为对欧洲600万名犹太人以及许多武装党卫队的战争罪行负有主要责任。二次大战末期企图与盟军单独谈和失败,德国二战投降后,被盟军拘留,服毒自杀。

因1929年10月24日的经济大恐慌爆发,让德国当时社会环境冒出大量失业者, 正好党卫队和冲锋队也想吸纳新成员,但党卫队出于严谨考选以及被冲锋队限制而成长有限,12月底也才成长至2700人。但冲锋队宽松的管理造成各地冲锋队因为过多的人数短时间的加入迅速膨胀,成员素质低下并有众多工权主义份子混入使其难以控制。开始有众多的冲锋队员在德国各地暴动,自行组织不受党部管制的政治主张,即使是身为党魁的希特勒也难以指挥。

1930年,希特勒趁德国国会选举时,以冲锋队党员的素质不佳为由,要求冲锋队员从纳粹党的国会议员后补中剔除。并且在11月7日发布了“党卫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党内执行警察职责”的命令,确立了党卫队在党内具有的警宪权力。弗朗茨为了对此表示大表不满抗议而辞去冲锋队最高领袖职务,冲锋队最高领袖开始直接由希特勒担任,借此希望扩张党卫队的警察权和冲锋队掌握。

希特勒认为必要有监视纳粹党内的反抗势力的监视组织和整顿党内政风,因此授权希姆莱开始改组党卫队的组织,并在1930年11月7日正式下达纳粹党的命令,正式将党卫队成为纳粹党内的警察组织,赋予负责警备纳粹党党部褐色之家的总警备,负责监控党内、逮捕不服从党路线份子。并自此从冲锋队独立,必要时冲锋队必须服从于党卫队的指挥。

对领袖的绝对崇拜是必须的,“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这是所有党卫队成员的座右铭

1931年6月,莱茵哈德·海德里希加入党卫队,成为希姆莱的得力干将,在1932年,希姆莱给了莱茵哈特·海德里希一个任务,要求在党卫队内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机构,即“党卫队情报科”。1932年,党卫队情报科改组为保安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让保安处在各地党部内都设有支部和众多活动人员。让保安处使它当时不只成为了纳粹党内各党部的监控机关,还掌握德国境内所有不同政党政敌、关员与各地情资的庞大情报机构 。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1904年3月7日-1942年6月4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高官,主席召开了1942年的万湖会议,制订了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推动了德占欧洲地区内对犹太人的驱逐和种族灭绝。1942年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处成功将其暗杀。

1934年,纳粹党藉国会纵火案专政后,纳粹党冲锋队迅速扩张到400万人(警备人员350万,武装人员50万),成为纳粹党渗透德国各地的主要工具。但也因数量过度庞大被昵称为“第2个国防军”,甚至冲锋队中酝酿要解体国防军由冲锋队取代的声浪不断提高。这严重伤及执政后纳粹党与国防军之间的政治互信,因此希姆莱决议于1934年6月30日大肆逮捕冲锋队内的反抗势力, 即所谓的长刀之夜。

长刀之夜(德语:Nacht der langen Messer)发生于德国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动,纳粹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清洗,希特勒因无法控制冲锋队的街头暴力并视之为对权力的威胁,故欲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恩斯特·罗姆。

1937年希特勒设置“党卫队以及警察高级领袖”(Höhere SS und Polizeiführer、简称HSSPF)将党卫队与警察在制度上直接合并。1939年,为了避免党卫队保安部与德国执掌国家安全的保安警察权限重叠,党卫队成立“德国中央保安局”将德国警政的秘密警察刑事警察局与党卫队保安部都总合旗下。 ,

国防军因疑虑党卫队成为另一个冲锋队,时任国防部长勃洛姆堡计划应将多个纳粹准军事组织与党卫队特遣队统编管制,因此借由协助党卫队成立3个团规模的武装部队,每个团皆下辖3个营、1个摩托化步兵连及1个迫击炮连。

其成员均由已于国家劳役团服役完毕的志愿者组成,即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由国防军中将保罗·豪塞尔退役后出任特别机动部队督察,并创建党卫队军官学校,特别机动部队仰赖国防军提供武器装备与军事训练,严格管制对党卫队武装士兵数目的征募系统,从招募到训练都由国防军掌握,使国防军的影响力渗透约束控制党卫队。

在希特勒于波兰作战前夕,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的炮兵团紧急成立,党卫队特别行动队遂被正式核准成为一个员额不到两万人的师。1939年末,在包含由警察组成的警察师和骷髅总队组成的骷髅师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达到56,000人的规模。

1939年11月末,为了准备执行黄色作战,国防军核准党卫队成立独自的军事指挥体制,即党卫队作战部,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正式改名为武装党卫队,其他的非军职的称为“一般党卫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党卫队及其他准军事组织针对犹太人及少数敌视群体设计并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卡尔·奥古斯特·汉克(Karl August Hanke,1903年8月24日-1945年6月8日)是一位纳粹德国官员与最后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汉克于1945年5月5日接获全国领袖任职令,随即飞往布拉格加入位于该地的党卫队第18师,1945年6月8日,汉克遭捷克游击队射杀身亡。

卡尔·汉克对纳粹主义的狂热与对元首命令的无条件遵从令希特勒印象深刻;后者遂于1945年4月29日在其遗言与遗嘱中任命其为新的党卫队全国领袖与德国警察总长,取代希姆莱的职务。希姆莱因私自与盟军接触洽谈投降事宜而被希特勒视为叛徒,后者在盛怒之下褫夺了前者的一切头衔与权力;这也促成了汉克的党卫队全国领袖职务任命 。

1945年5月8日随着希特勒的死亡,党卫队被解散。

党卫军(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纳粹德国党卫队(Schutzstaffel)领导下的一支准军事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年及1940年冬天开始使用“党卫军”这一名称

党卫队下属机构:

党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Persönlicher Stab Reichsführer SS) 、 党卫队总部(SS Hauptamt) 、 党卫队作战总部(SS Führungshauptamt) 、 党卫队人事本部(SS Personalhauptamt) 、 国家安全部(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 、 警察总部(Hauptamt Ordungspolizei) 、 党卫队法务部(Hauptamt SS-Gericht) 、 Heißmeyer上级集团领袖总部(Hauptamt Dienststelle SS-Obergruppenführer Heißmeyer) 、 党卫队人种及移民总部(Prozess Rasse- und Siedlungshauptamt der SS) 、 德意志民族性强化国家委员会(Reichskommissar für die Festigung deutschen Volkstums) 、德意志民族对策本部(Hauptamt Volksdeutsche Mittelstelle)、 党卫队经济行政本部(Wirtschafts Verwaltungshauptamt) 。

下属作战单位分类:

正规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

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ä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部分著名的党卫队作战单位:

党卫队第3师“骷髅”(3. SS-Division “Totenkopf”),又称第3骷髅装甲师,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装甲师,曾参与过多次战役,特别是东线战场。“骷髅师”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犯下多种战争罪行,包括在波兰杀害大量知识分子和在拉帕拉迪斯处决多名盟军战俘等。

党卫队第4师“警察”(4. SS Polizei-Division)由希特勒于1939年9月18日下达将秩序警察扩编为师级部队的命令。起初德国国内秩序警察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所控制,而随着他将党卫队升级为军事部队的想法,希姆莱便将警察机关军事化,成为之后的警察师。

武装党卫队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1. SS-Division 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是从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支部队,完全由标准的日耳曼人组成,从团扩大到旅再扩大为师。是武装党卫队战斗力最强的师之一。

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随着北欧西欧的沦陷,给了希姆莱一个好机会,他迅速在这些国家建立地方组织,征召煽动当地民众参加党卫军,北欧的日耳曼青年以志愿兵的形式加入进来,1940年,日耳曼尼亚师成立,1941年,改名为维京师,是一支非常年轻且实力强悍的部队。

党卫队第2师“帝国”(2. SS-Division 'Das Reich' ,或又译为“国家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装甲师,帝国师在武装党卫队38个师中被认为属精英单位,其代表符号为“狼之钩”(Wolfsangel)。

党卫队第6“北方”山地师: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山地师,以“骷髅团”为核心,加上德国各地的志愿者组成,于1941年6月17日正式创建。在二战1941年6月至11月期间是唯一一个在芬兰和苏联北部的北极圈内作战武装党卫队师。

党卫队第9师“霍亨斯陶芬”: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支师级装甲部队,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名称命名。该师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于1943年,初期兵员以刚满18岁的青年为主。1944年4月首次投入战斗,1945年5月向美军投降后编制解散。

喜欢的点个赞??再走吧

资料来源:

主要为维基百科,加以整理集合。

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党卫队》

《党卫队内幕》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党卫队:也称“亲卫队”,是纳粹党的纪律检查组织。该组织对党内执掌纪律检查,对党外维护党的领导并执掌对德国国家机构的忠诚审核,整顿德国社会上被其认为反党反民族的错误事物,同时监察德国境内各领域的思想纲领等工作。党卫队旗下成立了负责军事作战的分支武装党卫队(Waffen-SS)和负责关押监禁的分支骷髅卫队。

“Schutz Staffel”直意护卫(Schutz)部队(Staffel),缩写为SS,党卫队的标志

吾之荣耀即忠诚 Meine Ehre heißt Treue

1925年由纳粹党冲锋队内部所创建。1929年开始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担任党卫队最高长官开始,该部门迅速扩大权力,以捍卫党中央领导纳粹党全体的纪律为目的,跨大为以党首希特勒直接指挥的最高纪律监察机关。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就任总理,任命海因里希兼任内政部长,直接实行以党机关控制德国。随着《解决人民与国家痛苦的法律》颁布,进一步推动“党国一体”纳粹党与政府权力一体化。由党机关的党卫队经其最高领袖身任德国内阁内政部长,纳粹党组织夺取德国行政机关,纳粹党的纪律监察部门替代德国公安警察体制。

最早在1920年为了进行政党活动时和与其他政党支持者冲突的安全,成立了用以保卫纳粹党集会的会场警备“秩序维护队”。秩序维护队的任务是在集会、演讲等公共活动中保护纳粹党的高级干部和集会演讲秩序。

1921年9月10日,会场警备队正式改组为纳粹武力斗争的武装战斗组织:“冲锋队”。 1923年3月,时任纳粹党财务处长兼冲锋队干部的柏赫托德与同为冲锋队干部的施雷克共同为希特勒另外从冲锋队中编制组织专护卫他本人的“仪仗警卫队” , 1923年5月改组为“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 。协助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

冲锋队(Sturmabteilung,SA)是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武装组织。组织负责人恩斯特·罗姆,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卐字袖标,因此或称褐衫队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冲锋队成员数量已经超过德国国防军达到几十万人,于1934年长刀之夜被肃清后开始失势。

啤酒馆暴动: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最终政变失败,希特勒等数位纳粹党领袖遭逮捕。

啤酒馆政变时被逮捕判刑的希特勒于1925年出狱后,立即向巴伐利亚总理海因里希·海德协商,在保证绝不会再度使用武装暴动来夺取政权的承诺下,德国政府于1925年2月25日解除纳粹党的非常状态警戒,纳粹党再度结成。同年4月,约瑟夫·柏赫托德于啤酒馆政变失败后,逃往奥地利尚未回国,于是希特勒先另行向施雷克下令,重新组织一支在各种集会及平时行动中保护希特勒人身安全的随扈团,取名为“党卫队”,施雷克担任队长 。

尤利乌斯·施雷克(Julius Schreck,1898年7月13日-1936年5月16日)是纳粹党早期资深党员,和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施雷克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1925年,他成为第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施雷克于1936年罹患脑膜炎去世。

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的差异,是这支新的护卫队不再由冲锋队成员中直接抽调,而是严格的从纳粹党员、冲锋队员中,选择没有任何警察调查记录、并有两名以上纳粹党员作为保证人的人选,独立组成的部队, 每个人还必须提供能追溯到18世纪的家谱,用以证明自己血统纯正。奠定了党卫队之后精英主义的开端。

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当时希特勒发现有必要培养一支私人警卫武装来抵御一切针对他个人的威胁。

1925年9月,施雷克再将党卫队扩张成为纳粹党每个地方党部、党内派系都配置来护卫各党部干部、派系领导等纳粹党要的正式编制,使党卫队转成扩张保护全体纳粹党重要干部人身安全的纳粹党正式随卫团,施雷克并改组党卫队的组织成符合全党规模的指挥编制体系,该部门首长也甚至称为“党卫队全国领袖”(Reichsführer)。和维护纳粹党平常党务、政党活动、纳粹党资产安全的冲锋队并立。

1926年4月,因幕尼黑事件而流亡奥地利的前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队长约瑟夫·柏赫托德回国,施雷克卸任党卫队全国领袖,约瑟夫·柏赫托德交接成为党卫队第2任党卫队全国领袖。

约瑟夫·柏赫托德(Joseph Berchtold,1897年3月6日-1962年8月23日)纳粹党早期资深党员,同时也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与“党卫队”的共同创建者。柏赫托德于1926年4月出任第二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他幸存至战后,于1962年逝世

1926年4月15日,柏赫托德成为第二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上任同时建立一套新规则以将党卫队的定位明确化。规则中写道党卫队“既不是军事组织,也不是奉承权势者的随从团体,而是一支党领袖所可倚赖的小型单位。”。他更进一步强调党卫队成员必须“只遵从党的纪律”。

不过,柏赫托德为使党卫队能脱离冲锋队所做出的努力最终均不见成效,并为此感到十分沮丧与无力。1927年3月1日,他将领导权移交予其副手埃尔哈德·海登,正式离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

埃尔哈德·海登(1901年2月23日 – 1933年)纳粹党早期党员,同时也是“党卫队”的第三位全国领袖。他于1927年出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海登的全国领袖任期并不成功,党卫队成员人数在他的领导下急遽下降;他随后于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遭到逮捕,并于同年内被处决。

身为党卫队全国领袖的海登在接掌权力后同样苦于无法脱离冲锋队的控制。在海登的领导下,党卫队建立了一套比冲锋队更为严格的纪律系统。海登更进一步要求其下属不得参与与之不相干的党政事务,意图借此建立一支以高素质成员组成的小型精英单位 。

然而党卫队始终无法将势力拓展至慕尼黑以外的地区。在冲锋队的持续干涉下,党卫队成员人数自1,000人锐减至280人。在海登试图防止党卫队瓦解的同时,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27年9月成为其副手。希姆莱对党卫队抱有相当的热忱与野心,且不断展现出优异的组织能力也因此成为驱动党卫队的主要力量。

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纳粹重要政治头目,曾为内政部长、党卫队首领,被认为对欧洲600万名犹太人以及许多武装党卫队的战争罪行负有主要责任。二次大战末期企图与盟军单独谈和失败,德国二战投降后,被盟军拘留,服毒自杀。

因1929年10月24日的经济大恐慌爆发,让德国当时社会环境冒出大量失业者, 正好党卫队和冲锋队也想吸纳新成员,但党卫队出于严谨考选以及被冲锋队限制而成长有限,12月底也才成长至2700人。但冲锋队宽松的管理造成各地冲锋队因为过多的人数短时间的加入迅速膨胀,成员素质低下并有众多工权主义份子混入使其难以控制。开始有众多的冲锋队员在德国各地暴动,自行组织不受党部管制的政治主张,即使是身为党魁的希特勒也难以指挥。

1930年,希特勒趁德国国会选举时,以冲锋队党员的素质不佳为由,要求冲锋队员从纳粹党的国会议员后补中剔除。并且在11月7日发布了“党卫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党内执行警察职责”的命令,确立了党卫队在党内具有的警宪权力。弗朗茨为了对此表示大表不满抗议而辞去冲锋队最高领袖职务,冲锋队最高领袖开始直接由希特勒担任,借此希望扩张党卫队的警察权和冲锋队掌握。

希特勒认为必要有监视纳粹党内的反抗势力的监视组织和整顿党内政风,因此授权希姆莱开始改组党卫队的组织,并在1930年11月7日正式下达纳粹党的命令,正式将党卫队成为纳粹党内的警察组织,赋予负责警备纳粹党党部褐色之家的总警备,负责监控党内、逮捕不服从党路线份子。并自此从冲锋队独立,必要时冲锋队必须服从于党卫队的指挥。

对领袖的绝对崇拜是必须的,“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这是所有党卫队成员的座右铭

1931年6月,莱茵哈德·海德里希加入党卫队,成为希姆莱的得力干将,在1932年,希姆莱给了莱茵哈特·海德里希一个任务,要求在党卫队内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机构,即“党卫队情报科”。1932年,党卫队情报科改组为保安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让保安处在各地党部内都设有支部和众多活动人员。让保安处使它当时不只成为了纳粹党内各党部的监控机关,还掌握德国境内所有不同政党政敌、关员与各地情资的庞大情报机构 。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1904年3月7日-1942年6月4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高官,主席召开了1942年的万湖会议,制订了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推动了德占欧洲地区内对犹太人的驱逐和种族灭绝。1942年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处成功将其暗杀。

1934年,纳粹党藉国会纵火案专政后,纳粹党冲锋队迅速扩张到400万人(警备人员350万,武装人员50万),成为纳粹党渗透德国各地的主要工具。但也因数量过度庞大被昵称为“第2个国防军”,甚至冲锋队中酝酿要解体国防军由冲锋队取代的声浪不断提高。这严重伤及执政后纳粹党与国防军之间的政治互信,因此希姆莱决议于1934年6月30日大肆逮捕冲锋队内的反抗势力, 即所谓的长刀之夜。

长刀之夜(德语:Nacht der langen Messer)发生于德国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动,纳粹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清洗,希特勒因无法控制冲锋队的街头暴力并视之为对权力的威胁,故欲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恩斯特·罗姆。

1937年希特勒设置“党卫队以及警察高级领袖”(Höhere SS und Polizeiführer、简称HSSPF)将党卫队与警察在制度上直接合并。1939年,为了避免党卫队保安部与德国执掌国家安全的保安警察权限重叠,党卫队成立“德国中央保安局”将德国警政的秘密警察刑事警察局与党卫队保安部都总合旗下。 ,

国防军因疑虑党卫队成为另一个冲锋队,时任国防部长勃洛姆堡计划应将多个纳粹准军事组织与党卫队特遣队统编管制,因此借由协助党卫队成立3个团规模的武装部队,每个团皆下辖3个营、1个摩托化步兵连及1个迫击炮连。

其成员均由已于国家劳役团服役完毕的志愿者组成,即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由国防军中将保罗·豪塞尔退役后出任特别机动部队督察,并创建党卫队军官学校,特别机动部队仰赖国防军提供武器装备与军事训练,严格管制对党卫队武装士兵数目的征募系统,从招募到训练都由国防军掌握,使国防军的影响力渗透约束控制党卫队。

在希特勒于波兰作战前夕,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的炮兵团紧急成立,党卫队特别行动队遂被正式核准成为一个员额不到两万人的师。1939年末,在包含由警察组成的警察师和骷髅总队组成的骷髅师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达到56,000人的规模。

1939年11月末,为了准备执行黄色作战,国防军核准党卫队成立独自的军事指挥体制,即党卫队作战部,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正式改名为武装党卫队,其他的非军职的称为“一般党卫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党卫队及其他准军事组织针对犹太人及少数敌视群体设计并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卡尔·奥古斯特·汉克(Karl August Hanke,1903年8月24日-1945年6月8日)是一位纳粹德国官员与最后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汉克于1945年5月5日接获全国领袖任职令,随即飞往布拉格加入位于该地的党卫队第18师,1945年6月8日,汉克遭捷克游击队射杀身亡。

卡尔·汉克对纳粹主义的狂热与对元首命令的无条件遵从令希特勒印象深刻;后者遂于1945年4月29日在其遗言与遗嘱中任命其为新的党卫队全国领袖与德国警察总长,取代希姆莱的职务。希姆莱因私自与盟军接触洽谈投降事宜而被希特勒视为叛徒,后者在盛怒之下褫夺了前者的一切头衔与权力;这也促成了汉克的党卫队全国领袖职务任命 。

1945年5月8日随着希特勒的死亡,党卫队被解散。

党卫军(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纳粹德国党卫队(Schutzstaffel)领导下的一支准军事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年及1940年冬天开始使用“党卫军”这一名称

党卫队下属机构:

党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Persönlicher Stab Reichsführer SS) 、 党卫队总部(SS Hauptamt) 、 党卫队作战总部(SS Führungshauptamt) 、 党卫队人事本部(SS Personalhauptamt) 、 国家安全部(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 、 警察总部(Hauptamt Ordungspolizei) 、 党卫队法务部(Hauptamt SS-Gericht) 、 Heißmeyer上级集团领袖总部(Hauptamt Dienststelle SS-Obergruppenführer Heißmeyer) 、 党卫队人种及移民总部(Prozess Rasse- und Siedlungshauptamt der SS) 、 德意志民族性强化国家委员会(Reichskommissar für die Festigung deutschen Volkstums) 、德意志民族对策本部(Hauptamt Volksdeutsche Mittelstelle)、 党卫队经济行政本部(Wirtschafts Verwaltungshauptamt) 。

下属作战单位分类:

正规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

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auml;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部分著名的党卫队作战单位:

党卫队第3师“骷髅”(3. SS-Division “Totenkopf”),又称第3骷髅装甲师,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装甲师,曾参与过多次战役,特别是东线战场。“骷髅师”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犯下多种战争罪行,包括在波兰杀害大量知识分子和在拉帕拉迪斯处决多名盟军战俘等。

党卫队第4师“警察”(4. SS Polizei-Division)由希特勒于1939年9月18日下达将秩序警察扩编为师级部队的命令。起初德国国内秩序警察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所控制,而随着他将党卫队升级为军事部队的想法,希姆莱便将警察机关军事化,成为之后的警察师。

武装党卫队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1. SS-Division 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是从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支部队,完全由标准的日耳曼人组成,从团扩大到旅再扩大为师。是武装党卫队战斗力最强的师之一。

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随着北欧西欧的沦陷,给了希姆莱一个好机会,他迅速在这些国家建立地方组织,征召煽动当地民众参加党卫军,北欧的日耳曼青年以志愿兵的形式加入进来,1940年,日耳曼尼亚师成立,1941年,改名为维京师,是一支非常年轻且实力强悍的部队。

党卫队第2师“帝国”(2. SS-Division 'Das Reich' ,或又译为“国家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装甲师,帝国师在武装党卫队38个师中被认为属精英单位,其代表符号为“狼之钩”(Wolfsangel)。

党卫队第6“北方”山地师: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个山地师,以“骷髅团”为核心,加上德国各地的志愿者组成,于1941年6月17日正式创建。在二战1941年6月至11月期间是唯一一个在芬兰和苏联北部的北极圈内作战武装党卫队师。

党卫队第9师“霍亨斯陶芬”: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一支师级装甲部队,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名称命名。该师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于1943年,初期兵员以刚满18岁的青年为主。1944年4月首次投入战斗,1945年5月向美军投降后编制解散。

喜欢的点个赞??再走吧

资料来源:

主要为维基百科,加以整理集合。

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党卫队》

《党卫队内幕》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else}该节目回顾了党卫军的血腥历史,并找到了一些还活着的党卫军成员在节目中接受采访。第 1 集希特勒的邪恶精英:1925 年,希特勒建立了党卫军。自愿加入党卫军的年轻德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第三帝国的种族精英。这些狂热分子被严重洗脑,并被任命为帝国集中营的负责人,很快成为罪犯,囚禁了共产党人、犹太人和纳粹主义的敌人。第 2 集希特勒的杀戮机器:在二战期间,希特勒派遣党卫军消灭他的政敌。许多自愿加入党卫军的年轻人,认为他们在为国家服务,处决了许多共产党人和苏联犹太人。之后,建立了一个死亡集中营。 "{end if}

@《党卫军内幕第一季》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