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改编自莫言1986年发表的两部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因为一匹骡子,“我奶奶”九儿(巩俐饰)的父母要她嫁给一位拥有一座酒坊的50岁麻风病人。九儿乘坐花轿出嫁时,在途中被一名强盗拦截。其中一名抬轿男子余占鳌(姜文饰)打退了强盗,九儿因而和他开始相互喜欢。3天后九儿回乡探望父母。抬轿男子突然从高粱田里冲出来,抢走了九儿。他们在高粱田野外交合。九儿回到酒坊的时候发觉麻风病的丈夫死了,“我奶奶”撑起李家的烧酒作坊,不久余占鳌正式变成“我爷爷”,并独创酿制好酒十八红的方法。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和“我奶奶”连手谱写了一曲悲歌。
 | 九儿/戴九莲|周迅 19岁的少女九儿单纯、善良、聪慧,但却被父亲卖给麻风病人当媳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磨难之后,九儿逐渐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女子。在与余占鳌的情感方面,她敢爱敢恨,不惧束缚,勇于冲破封建牢笼,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爱。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她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园。 |
 | 余占鳌|朱亚文 孔武有力的杠子头余占鳌靠力气活生存,他深深爱着九儿,这个人物阳光、阳刚、爷们儿,霸气十足,身上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他从一个“吃杠子饭”的轿夫逐渐成长为“吃拤饼的”土匪首领。抗战爆发,在民族大义面前,余占鳌和县长朱豪三等各方势力不计前嫌,停止争端,共同抗日。 |
 | 张俊杰|黄轩 九儿的青梅竹马,却因为父母的影响与九儿“失之交臂”。他非常的善良,非常正义,在土匪、县官几方势力之间周旋,希望能够团结大家的力量,共同对抗侵略者。后加入共产党,并在九儿的帮助下与余占鳌共同抗日。 |
 | 高淑贤|秦海璐 淑贤是高密酿酒大户单氏家族的大嫂,一个守着贞节牌坊过日子的寡妇。九儿嫁入单家动摇了淑贤的地位,为了保住家产继承权,淑贤多次陷害九儿,却被九儿设计报复,险些受辱寻死。同是苦命人的妯娌二人最终和解,共同撑起单家酿酒产业。而淑贤最终冲破封建枷锁,与单家酿酒师罗汉终成眷属。最后穿着嫁衣来看将被日军处死的罗汉,生死相随,原意陪爱人赴死。 |
 | 朱豪三|于荣光 行伍出身的铁腕强人朱豪三临危履职,出任高密县长,决意不择手段肃清当地匪患。他的形象是根据民国三十年代一个真实人物“曹梦九”改写的,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县长,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剿匪、禁大烟等;同时他也因为固执和处事方法得罪了一些百姓。后为了保护高密免受日本军队的侵害,与妻子和日本士兵同归于尽。 |
 | 罗汉|宋佳伦 单家酒坊的酿酒师,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是一名无畏死生的抗日英雄,革命烈士。他在九儿处在危难之时,伸出了援手,顺利帮助九儿脱离险镜。爱慕淑贤,并与之成为眷属。最后因激怒日军而被枪决,淑贤舍命相随,一同赴死。 |
 | 灵儿|解惠清 土匪花脖子的妹妹,她清纯靓丽,朴实善良,天不怕地不怕,一心想让哥哥改过。最后为了能让哥哥改过,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后死在朱豪三手下。 |
 | 花脖子|徐光宇 绝对大反派,高密的土匪头领。因喜爱“九儿”,而一心想让她成为压寨夫人。与于占鳌朱豪三各股势力打打杀杀,分分合合,搅得高密天昏地暗。 |
 | 戴老三|韩童生 九儿的父亲戴老三,一个软弱、贪婪的破落地主,为了钱财不惜出卖女儿,他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女儿戴九莲的命运。 |
 | 小颜|王子嘉 高密县长朱豪三的得力助手,从参谋,到文秘,小颜十多年陪伴朱豪三,正是因为看重朱豪三的气节和正义感,所以生死相随其左右,从禁大烟,到剿匪,以及最后共同抗日,小颜在朱豪三身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极具正义感和善良的暖男性格,让朱豪三的固执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治理高密。 |
 | 恋儿|杨梅 九儿的丫鬟, 身世与九儿颇为相似,因此与九儿结缘,留在了九儿身边,也因此结识了余占鳌,从此,余占鳌就成了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以上信息参考[2]
折叠 正面 该剧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其故事的讲述曲折、丰富、丰满,堪称精彩。此外,该剧还塑造出一群丰满的、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以一部作品来说,有这几点就足以站得住脚。最后九儿点燃酒坛与日本兵同归于尽,其实酒不能像汽油那样引发非常强烈的爆炸。这段剧情虽然是不符合科学,但却是符合艺术,符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莫言评)
该剧是一部散发着勃勃生命力的大制作,如果说当年巩俐塑造的“九儿”野性十足,那么周迅版的“九儿”更加野性、更加大胆,且机敏而果烈。在加上曾执导《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等多部力作的金牌导演郑晓龙的全情演绎,真的是让人感觉酣畅漓淋、不可多得。(喻国明评)
周迅饰演的九儿,机灵、犀利、有心机,无论是少女时期还是做了二少奶奶之后,“遇到好人比好人好,遇到坏人比坏人坏”,而且越到后来越发大气、大义,把个直面是非恩怨、家国恩仇的女汉子给演活了。(史兴庆评)
加微信:jkjkfwb,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文|三千岁
姜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我以为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从产量上来讲,姜文算不得多产。这与他力争完美,宁缺毋滥的电影态度有关。第一次在电影屏幕上看见姜文是在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里,以一个具有铮铮傲骨,侠肝义胆的“爷爷”形象示人。
我以为这部电影同时成就了三个人,这也是电影艺术独特之处。第一个人当属张艺谋,是决定了张艺谋电影导演地位的一部标志性作品,也是中国电影被世界关注的招牌性作品,影片的色彩叙述也成为后来张艺谋自以为玩的可以的行业标签,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一种元素的看似成功不代表整体,甚至会酿成冲突。
第二个人是姜文,据说这一部戏是张艺谋与姜文二人吵着完成的,在很多台词以及拍摄技术上二人意见不统一,我们所看到的作品是二人争执过程中互相妥协的最终结果。那么,影片中的色彩属于张艺谋,其中的灰色幽默形象属于姜文,他是电影锦上添花的那一部分。
第三个人当属莫言,当初张艺谋在山东找到光着膀子的农民作家莫言时,提出了改编方案,二人一拍即合。莫言的作品以电影的方式被全世界认可,扩大了一个作家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关注度,为后来获得诺奖奠定了基础。
1993年姜文自编自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原型是王朔小说《动物凶猛》。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一群红小兵与时代交织的成长作品。我从电影主人公马小军身上看见了王朔和姜文的影子,马小军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与陌生姑娘套近乎等等,向我们展现了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人物的懵懂、 处于青春期的放荡不羁以及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不安分的心灵。
王朔喜欢抓取人物最质朴的一面,这是我看完他的所有作品最切身的体会。他往往吝啬于正面表扬或者是认同,通过人物的不同境遇让他们有一个看似完美的糟糕收场,在这一过程中集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包括最卑劣的一面。有人说这是一种癖性,王朔玩的就是这个。
姜文的故事被马小军诠释的有板有眼,看似柔弱的身躯抡起板砖来绝不拖泥带水,讲究、大气。另外,冯小刚饰演的教师形象不错,我表示非常喜欢。
1998年自导自演了电影《鬼子来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农民与日本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以特殊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农民面对侵略者的麻木、愚昧、奴性的一面。在展示人物性格方面做足了文章,最后显得用力过猛,没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
他们搬出的几十条禁映的理由可以总结为:过分的渲染了农民的奴性、愚昧的一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性表现不足。说白了是立场性的错误。当然,姜文不会不懂得侵略电影怎么拍。在外界看来,姜文的这一张煎饼显然是摊得有些糊了。
国外的同行却给予了本片相当高的评价,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姜文后几次去了靖国神社搜集材料,受到电影局处罚,五年内不得担任导演。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说的,似乎会犯忌讳。
2005年姜文执导了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用看似没有关联,实则为一体的四个片段讲述了一个特殊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多数人表示看不懂,我在看完以后似乎也是一头雾水。看不懂的地方不在于影片的所谓环形结构,而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一部在当时是比较另类的影片。似乎是一部纯艺术电影,想象的空间较大,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懂的主要原因。
电影人物站在火车上面对着太阳喊:“阿廖沙,你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它一笑天就亮了。”如此反复,影片结束。铺满鲜花的铁轨上一个男婴被诞下,画面拍的很有创意。
2009年自导自演了电影《让子弹飞》,是一部黑色幽默浓郁的影片。有很多政治色彩在里面,隐喻的故事有一种能把观众按在椅子上的魅力。 姜文亲自将一个土匪张麻子咄咄逼人、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形象完全的暴露出来。
我看完后觉得很过瘾,影片姜文的气场与性格是左右观众的砝码,也是影片整体气质的集中体现。是近几年我认为国产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好作品。
同年,姜文首部微电影《看球记》走红网络,不到十分钟的电影,俨然姜文的套路,姜式风格一览无余。
姜文参演的电影很多,但导演的作品只有以上五部。我亦没有看完所有的出演形象。但总体上不影响我对姜文电影的评价。在他电影里所展现的气质与性格我无法直接用几个简单的形容词来表达,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很明显,姜文的所谓黑色幽默以及个人风格偏重的影片模式基本上是依靠台词来表现的,真正的形体艺术表达似乎是姜文的弱项。他那带有一丝沙哑的男性喉咙里吐出的诸如刚烈、风趣、浓郁的台词综合成为一种气场,浑然天成,让人无法将这些台词与影片分开。让人以为,那是特定情况下的很自然的表达,换成别的会显得不伦不类。
我以为他完全掌握了电影的感觉,套用王朔的话做个总结:他身上有股劲儿让很多认识他的人愿意为他做点事。一般聊到他,不管大家对他的某部电影看法如何,他的电影票房啦获奖啦成绩如何,一个评价是普遍有共识的:中国需要有这么个人。这个评价很高了我以为。类型片导演不管多么成功都是可以代替的,而老姜是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2014.5.5
相关推荐:作为演员的姜文
加微信:jkjkfwb,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