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士兵突击第24集

简介

康洪雷 王宝强,陈思诚,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国强,李晨,范雷,高峰 国产剧 中国大陆 2006
-1-编剧兰小龙说,这是部关于“自由”的剧。我以为,这是部关于“时光”的剧。时光也好,自由也罢,这都是大中心理论,似乎在每部差不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中都可以将其套用。我不是兰小龙,不会比他更了解他的作品,然作品但凡被别人看到,那就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每个欣赏它的人都会有他所能从中得到的的东西。正如演员张国强把高城连长赋予为磕巴七,兰小龙则说,这不是我笔下的老七,却比我笔下的更好。角色在作者手中被创造,在演员身上被塑造,在受众眼中被营造,到最后,我们看到的他们已经是与原著浑然不同却又极为相似的个体形象。我很怕写别人写过的,写被很多人写过的,写被很多人从不同角度都挖掘三尺的文。我很怕跟别人达成此类默契相同的共识,这来自于我对我自己思想情感的绝恋。于是搁下笔,决定放弃了,可正在那时候,从汶川地震中坚持了百多个小时仍坚强着的生命将我深深震撼。我问自己说,为什么要轻言放弃呢,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写和我同样,那亦不能就此停笔废墨,个体的生命是伟大的,个人的思想是强悍的,没有谁能摧毁谁,没有谁能掩埋谁,而当我书写,文字就是一切。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花儿呢,你是玫瑰,我是水仙,他是勿忘我,都是花儿,没有谁比谁更美,自然属性的我们都值得被永恒歌颂。袁朗说成才,你心中没有那个队引以为自傲的那六个字。成才哑然并力图辩解。袁朗告诉他:就是不抛弃也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说来容易做来难,成才做不了的,许三多做到了,于是他进了老A,成才不明白,自己那么优秀居然输给三多。其实,这在成才弃权的那刻就已然决定他必会落得下乘。不抛弃他人,不放弃自我。成才没有能够做到这两点。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难以预料结果,生命倔强如花。祝福中国祝福您,献给汶川献给你。-2-我讨厌许三多。我讨厌他身上裹着农民的狡狯,懦弱,目光短浅,行动迟缓,事事依靠在别人身上,因为那正是我也有的缺陷。我讨厌他把一切摊开在我面前,并刺入我眼中,他让我看到部分丑陋的我自己。同时,他是如此执拗的努力,单纯而愚蠢,尽管单纯的有些理想主义者的假想,笼统的比喻他是张近乎是白色的白纸,而这又恰恰是我不具备的优点。正因为是白纸,史今才能在上面图画,伍六一才能在上面图画,老马,高城,袁朗,团长,直至每个人为他添墨加彩,他才成了幅画。因为什么都没有,反而可以画更好。成才不是,从某个角度看去,成才是他的对立面也同时是他的“同根生”,编剧把一个人夸张为两个极端的人物。他心有旁骛,前进时饱含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于是他走的更为艰难。挫折一次又一次,败于他自己的思考,也败于旁人对他的顾忌。不会有人防着许三多,大家都以为他很傻,但大家不能不提防成才,因为他连赠烟都是见人发人烟,见鬼发鬼烟。袁朗说成才,“你太精、太油滑,我要什么你给什么,哪怕你没有”。要什么给什么的人,我们会怕,即使吃了他拿了他,心里也立马凸起“此事太好,或恐有诈”的疙瘩,磕的人怪难受。于是合谋整蛊他,有心的,无意的,似是而非的,竭尽全力的,给他设下障碍,反正他有能力嘛,仿佛就应天生不在乎这些打压。历史上,往往聪明人易大意失荆州,扶起来的都是刘阿斗。许三多说,钢七连看我的眼神都象在跨越障碍,而且是那种毫无难度纯属多余的障碍。而成才,是众人瞩目的天马。他飞在天空中,一旦跌下失落更巨。而人民大众的枪,总是对准出头的鸟。在这场交锋中,三多胜在他显示出的无害,成才则败于他风头甚劲。成才直到进老A被刷掉前仍然觉得这不公平,确实不公平,优秀的人不一定会胜出,胜出的人不一定优秀,成才也许什么都算到了,就是遗漏了一点,在这个社会上,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没人会重视,关键是他们会把你想成是什么样。   -3-   张译演的真好,帅,腼腆,笑起来很夏雨,每次看到都会不觉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声音也赞,《子午书简》里他念着《士》的原著,真是文气。在他博客上闲逛,惊觉他文笔不赖,后来才知道,他原也是写字的人,闻之更多三分好感。   他在《士》里演史今班长。史今,以史为镜嘛。    基本上史今是个好人,如果好人的定义是一般社会上公认的普世价值和基本道德的话。他和三多均是编剧创作的理想中人物,一个是理想中的傻子,一个是理想中的好人。    他说,三多啊,你别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可我琢磨着,谁不真正把些个什么东西寄在别人身上呢?每个人真的都只是在单纯做自己吗?    第二版原著中有这么段话:史今苦笑,一个人发现自己把全部精力用在一件不值得的事情上,就会那样苦笑。   原来史今也是在把想法投射在三多身上。他希望去“拯救”他,改变他(变成个堂堂正正的兵),揭穿他(三多也许是真的笨,但不是真的傻),并以重新创造个新的(符合兵)许三多为目的。如果三多没有做到,就等于毁了史今心里的“承诺”,这个承诺不是谁逼他的,是他自己许给自己的,这种许诺,同样寄托在许三多身上。   这可能会是人普遍存在着的意识,好比老师喜欢教育同学,家长喜欢教育小孩,上级喜欢教育下级,当然不是完全,但多多少少都有种要把你变成我或类似我或接近我的想头。越多人苟同你,你觉得越有价值,这种情绪如果被曝光或夸大的话,真就有点恐怖。   史今的表现多像位神父,他对谁都要施恩的,他对谁都拒绝不了的,就像第一集他对三多他爹就没能拒绝,才有后来对三多的拒绝不了,从而培养了个最后将他挤兑走的人。   然而他真的和三多好吗?我很怀疑。至少,他对三多,不像是对六一。三多对班长说,“你不是别人。”班长就呆了,并觉得这真是份很沉重的友情。   许三多在这么多人里面,只觉得史今和袁朗是让他能够轻松的人,然而在史今心里,许三多确是让他感到沉重的。   有些人对你好,不是因为真的和你好,而是他们有些原则,心里面有些东西轻易破不了,也许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好人”,他们太好了,他们不忍心,他们不太好意思,以至于拒绝不了你,而让你错意他们是真的喜欢你。   -4-   农村——新兵连——红三连五班——钢七连——北京——老A,这是个跋涉和大逃杀的过程。   淘汰赛是很奇怪的,你最后会发现,获胜的永远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实在是运气多有讲究,这种淘汰赛我总不爱玩。可我清醒明白,参与进去就没有了退路。除了杀人就是被杀,没有弃权,因为弃权等于被杀。   小静说最鄙视政宣部,我也是。人的好恶就是这样的绝对,恶的那个永远是现实,好的那口总是被虚构。《士》里的政宣部,张干事和李梦为代表。一个是占据有相对发言权的宣传员记者,一个是苦苦挣扎在发言边缘的“作家”李梦(最后也成了前者)。    李梦说,我要把他(许三多)写进我的小说。张干事看到许三多黄昏中草原上站岗的剪影,激动的说这是作品啊作品。这又是一种意象,创造与创作,发言与发表,写实与虚构。    张干事在团长面前一再强调他是写实,如此震撼的天地人的军姿,也让团长提拔了许三多。这是宣传的妙处,在此之前永远都是寂寂无闻,但只要有一次,哪怕一次,可能就改变一生。    李梦是在做场梦,当然梦可能会实现,那是基于他在想到和得到之间是否做到,他是努力想要表达的,将来可能会表达成功,但以他目前的状况而言,写出来不定能发表,发表不定能获得认可,认可还不等于畅销,总之,他个人的力量显然没有宣传员依托在他们军队中的报纸来的及时有效。这或许也是他一直都写不成的原因?因表达总还是表现,表现需有人看到,没有人听的表达是很寂寞的。    原著里老马对李梦说,你别写了,写不成的,我偷看过。李梦还犟,电视剧里他不犟了,直接从草原上的五班混到了政宣部。   突然间就丝毫也不悲壮了。   -5-   成才走了,他是第一个从钢七连跳槽的兵。留下条红塔山,说给哥儿们几个抽抽,算是尽了最后点心意。许三多送他,两个人淋成落汤鸡。成才应该义无反顾的在下着雨的天从七连走到三连,何须多加幕嚎啕的场景而陷入伪善并煽情的泥淖呢。编者还是好的和谐这口。   他从开始就选择了份相当现实的人生,对什么人发什么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很好嘛,正如他自己所说,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他懂代价,就懂生活。    我一点儿都不讨厌这样的人,他们锐意进取,他们马不停蹄,他们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并知道自己适合在什么位置,他们从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急功近利,其实又有什么错呢?   我们总归爱褒奖许三多这种人,傻傻的,呆呆的,我们帮助他是因打心眼里看不起他,我们夸他是因深知他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强有力威胁,换作成才,我们还会这样做吗?我们会觉得他太强了,我们怎能再把他推上天呢,私下嫉妒他嫉妒的要死,甚至没有办法贬低他的才华于是只好转而贬低他的人格。看啊,成才啊,精明的像个鬼。    我们那么怕碰见精明的人,归根结底是怕自己矮短于他,怕吃他的亏。    除此之外,精明者还有什么错呢?    成才本无错,闻者当足诫。   -6-   老马走的时候,史今让三多去送,三多去了,史今也去了,大家都去了。回来的时候,史今问三多,你怎么没哭呀,三多说,我不想哭,史今就离开了。三多后来心里想,原来班长叫我去其实是寄托着他自己心里一份对老马的情感,但他让给了我,可我却没有能够替他完整表达出来。    现在史今走了,三多哭的那个剧烈,大概同时也把对老马离开的感情一并哭出了吧,只不过班长对他的意义要大于老马许多,而我突然开始觉得某个人之所以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这意义是不是就是我们对某个人的依赖呢?因为依赖他,所以觉得他离开的意义变得非凡。    史今两次说起心里的花,可见他心里也有花儿,心里有花的人才会觉得花儿可漂亮了。开着花儿的地方必然会有些草,班长为什么一定要拔去那些草呢,留些不好吗。三多啊,你该长大了。史今,你以为你就长大了吗?你在谈起那个天南海北距离的同桌女孩儿的时候,心里也还冒着草呢,谁来帮你割呢。    高城搂着史今在车中,往他嘴里塞大白兔,想到那时候他对他说,你暧昧你,你俗气你,两个人都笑了。可现在,不能不哭。    高城问史今,有什么要求?史今道,啥呀,我没要求。高城说,你怎么能没要求呢你,你,你多说点,说具体的。史今俗气道,老说咱保卫首都啥玩意儿的,没见过首都啥样啊,天安门啊,王府井啊,西单啊,烤鸭啊。说完,暧昧地笑了。    说真的,他那句催泪弹的话,我已经熟悉到不能再哭的出来,但看到这,我不能不心疼啊。    阿城,“老说咱保卫首都啥玩意儿的,没见过首都啥样啊”。    阿城,你说我们咋老整些虚的呢。   我吃着大白兔奶糖为心里开着花儿的人们掬泪。我承认我有时候也难逃意识形态的左右。高城和史今坐在车里经过美丽璀璨的天安门高塞给史吃大白兔史哭的像个孩子……这是本片中我唯一洒过泪的镜头。   后来的后来看《艺术人生》采访众演员,才知道天安门那场戏,是该剧的杀青戏。   -7-   我爱上老七,大概从他老远就嚷嚷着“那个兵那个兵,你把手放下,干什么呢你?你以为自己很幽默啊?”,这个出场多像王熙凤。   六一讨厌三多,从一开始就是,最讨厌同乡人;高城讨厌三多,从一开始就是,最讨厌投降兵。但如果说六一讨厌三多绝大部分原因是三多像个跟屁虫样黏在班长身后装可怜求得他的同情与关心并占据班长的友情,是明着在嫉妒,那么高城讨厌三多,就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瞧不起你,你有兵的表,没有兵的里。   我能够感同身受六一和高城对三多的讨厌,因为我也有着和他们一般讨厌的心理。我不能原谅许三多把整个连搞的七零八落七扭八歪七上八下,我甚至讨厌这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程式化剧情,许三多实在不是个真实的人生。而六一,高城他们都是。    三多:连长,我们该去吃饭了。    高城:炊事班都没了,吃锅盖啊!    三多:连长,饭我给你打回来了。    高城:一顿不吃你会死啊!    其他人:老七,老七。    高城:火化了!    高城的言语真是力透纸背,于是乎,人物形象也就深植人心。最爱他把皮带当武器……走过来走过去。威胁张干事,让他们给钢七连道歉,纯爷儿们,“我的兵就干这个”。可他在队解散后的那股子失落,对谁都气,多么像个大孩子,可怜见的,真是“早熟的人往往也晚熟”。谁不爱自己一手带的兵,就像父母对小孩,宁可被自己狠狠打着也不舍得被别人骂上半句。他为伍六一上下通关系,他对着史今说,“今儿,你今后可怎么办啊”,他假装看不见马小帅的漏洞,道声七连的人不容易。   连长说,“与天斗,与人斗,其实不过与自己斗。”连长说,“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这个男人霸道中的温柔,激昂中的幽默,骄傲中的忧伤,叫人屏息。   六一如果跟高城比,硬度可能比得过,但正因太硬了,感觉过于莽撞。随时随地绷紧,老七比较放开,史今是非常女性化了,治愈系男子,简直是温柔的要死了,感觉他需要被保护的那种时候远远甚过许三多。    -8-   小帅不帅。但小帅说了句很帅的话:别以为我来钢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钢七连的骨头。你怎么那么幼稚啊你,虽如此,高城拿他没办法,只好载他回去。套成才对三多的话,我就烦你笑起来那上下两排大白牙。钢七连第五千名兵马小帅,笑起来也是一口白牙。    我对“傻子”真没兴趣。但剧中还真少不了插科打诨的,如白铁军,还有甘小宁。    老七大大有意思,有什么规矩,有P规矩!    这世界没有规矩,仅剩一条规则,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晋级老A的大逃杀开始了。成才道,许三多,我要是把这些馒头吃了,我也就烂个肠胃,我要是把你的东西吃了,我整个人都烂了。话是那么在说,最后还是抛下三多和六一自己屁颠屁颠拔得榜眼。三人名额,六一被淘汰,他对三多说,我们不是朋友又是什么呢?滥情大戏。对手当久了,是会变成朋友的,朋友都不如对手更了解你。   高城与三多根本谈不上是敌人或者朋友,连队散了,老七和三多同寝室睡,这话痨忍不住唧唧歪歪,结果说的都是人家早八百年就知道的事儿,他自己也纳罕:我就像只猴子,整天对着太阳活蹦乱跳,还以为自己天天向上呢!许三多没有搭腔,半数是因为没有交集。我想啊,总有一些话是你要讲给他听的,而他不懂,没关系,主要他是你唯一能讲的人。   -9-   许三多在本剧中最恶的话:二十三岁,我失去了天真。吴哲哄他,三多啊,我的花都开了,要不要去看看?这是啥片啊,大老爷们儿的各个都是花啊草啊没完没了。跑了个史今,又来了吴哲。   吴哲乍看一眼,这小白脸帅的,眼熟,再看,想起来了,那不是多年前《十七岁不哭》里的简宁班长嘛。不得了,都十年了。当初看简宁,好学生嘛,总不及雷蒙抢眼。如今再看吴哲,还是个好兵。模样点儿没变,但看去还是更觉得帅了。    智慧又冷静,帅气还多情,学历高,人品佳,世家子弟,地位亦好,老公的最佳人选,不疑有他。   十二说,袁朗适合挑战性女子。真是咧,他心多着呢,瞧他精心布置那些游戏就晓得。群里半数女子爱好他,我欣赏他,但这样的人没安全感。极为反复,开始的时候,军纪微有瑕疵,他高喊扣分,到后来,许三多三番两次来找袁朗,别说是目无尊长了,就是敲门也略去了,袁朗还不是照样偷笑,果然是,喜欢上个人呀,原则就全没了。   高城霸气,袁朗邪气,无辜加天真的表情,端的是无人能抵,两个人最后的那场戏,绝了。高手对高手,才是经典中经典。强中手遇见强中手,喝酒相陪喊声舍命。   最后的最后,袁朗问大家,知道我年轻的时候最像谁吗?像你(成才),别惊讶。比吴哲更专心,比三多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他们都要理智,当有天能看破自己狭隘的天地时,就是一个可能的管理者。是的,管理者,不讨人喜欢,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放在第一位的绝不是讨人喜欢——就像我有时候很讨人厌一样。你要选择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可爱的人。   王国维有句话,“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或许摆在这里理解更为合适。   “路很长,比许三多还要长,你会比许三多更多迷茫,所以……”这句过于漫长却绝非答案的话,“我必须先问你一句,如果这是你的路,你愿意来我们老A吗?”   成才,费尽心机多坎坷的成才,听此,泪凝。   这部戏好像人人都在给三多举事实讲道理,说起来一套连着一套,恨不能把他填成个胖子。如果一定要比,那么袁朗的施教手段是最高级别的。史今对于三多更像“母亲”对儿子的调教,以娇宠,以爱护,袁朗对三多就是“父亲”对儿子的训斥,这在扣分那段中着重表示。许三多对袁朗道,你对他们说,生活是美好的,希望在等待着你们……袁朗看着他一字一顿说:扣十分!理由,过于天真!   -10-   史今说:“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老马说:“别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   李梦说:“光荣是在于平淡,艰巨是在于漫长。”   高城说:“这过日子就是问题叠问题。”   吴哲说:“人生是没有目的和终点的,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点……”   袁朗说:“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   这些话就是之所以我认为这是部关于“时光”剧的基石,无论是信誓旦旦还是犹豫不决,幸运的跟着时间走,不幸运的被时间拖着走,没有谁能够逃离这条路。有些人扼杀了自己以为就定格了时间,事实是时间定格了扼杀自己的你。你是没有了,但时间还在。   剧中常提有花,花不也是时光吗?花开正好是时间,花谢惆怅是时间,手持红烛赏残花,收拾一地落红的黛玉,叹良辰美景奈何天的,不都是“时光”捉弄人的心智嘛。   一切从简(时间简史)吧,就像老七高城的言语,始终鲜活。   “又回到这了,无穷无尽的地平线在身边无穷无尽地潜行,身边嗖嗖飞过的蚂蚱被李梦叫做流弹,他们总看着大腮帮子的沙鼠说那真他妈像许三多。连长说,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士兵突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