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国王的选择HD中字

简介

埃里克·普派 加斯帕·克里斯滕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卡尔·马克维斯 战争片 其它 2016
{if:"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1940年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4月9日,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丹麦投降。

一般的历史资料里关于二战初期德军对挪威的占领就是这样的一笔,与之前攻占波兰,之后攻打法国、敦刻尔克等相比,这不过是德军一个小小的占领而已,并不足以写上哪怕一段话。挪威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西边,对德国的凸向大西洋的战略非常重要,更何况还有铁矿。英国自宣战以后就在挪威海域布下雷区,以阻止德军潜艇及军舰通过北海,德国占领丹麦(丹麦在德国北部,德军冲破国境线后,丹麦军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可以参考丹麦2015年拍摄的电影《开战日》)后,就以丹麦为跳板,向挪威发动战争。这里引出了二战初期最著名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被炸沉没事件。这艘德国开战后最新的巡洋舰,本想征服挪威后在北海乃至大西洋和英国海军过过招,结果没想到服役后仅6个月,它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动第一天,在德勒巴克海峡战役中被挪威的岸防要塞重炮击沉。

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在得知自己的亲哥哥,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投降的消息后,和自己的儿子一家开始了逃亡,因为首都奥斯陆位于海岸口,德国登陆部队几乎可以不费周折的进入首都,事实上德军占领奥斯陆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快。他们坐火车、坐汽车,一路向北部挪瑞边境撤离,而德军的追赶部队的速度却快的吓人,殿后部队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而另一方面,德国驻挪威大使在费尽心思的寻求与国王谈判的机会,最终,他终于能够和国王亲自面对面的谈判,这是这部2小时电影的高潮之处,两位优秀的演员,丹麦的Jesper Christensen和 奥地利的Karl Markovics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暮暮老矣的国王坚持这这个国家奉行的民主、自由的原则,要和侵略者争斗到底,而外交官则不希望这个兵力完全不能与德军相抗衡的国家陷入生灵涂炭的战争泥沼。

谈判破裂后,德国空军向国王和政府驻地发动了空袭,这次袭击造成34位平民的死亡,面对这一切,国王哈康七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抵抗到底,绝不妥协。

电影至此结束,但是挪威的战斗还在进行,国王和王储一路向北,甚至接近了北极圈附近。挪威大量的商船民船逃到英国避难,而德军则迅速占领了挪威的深水良港,这些港口后来成为德国海军前进大西洋的前头堡,并成为盟军海军从大西洋及北部海域增援苏联的最大梦魇。占领挪威后,英国曾经计划了一个登陆挪威的方案,但是由于指挥官忽然心脏病发而没有完全实现。1940年5月,英军集结2万人向登陆目标纳尔维克港进发,而守备德军只有几千,集结在挪威的德军向纳尔维克港,死死顶住了英军足足一个月,这也给哈康七世父子一个喘息的机会。

时间来到六月,欧洲大陆上的德军推进势如破竹,英法联军被围在了敦刻尔克,英国为了大局,不得不放弃了挪威计划,哈康七世父子随同流亡政府撤往英国。面对盟军的失败,瑞典政府也不得不向德国低头,已经退进娘家的玛莎王妃(哈康七世的儿媳)带着女儿儿子前往美国避难直到二战结束。

挪威沦陷后,德国在挪威建造了重水工厂,成为其研发原子弹的重要原料地,最终英国派出空降部队摧毁了重水工厂,扼杀了德国的原子弹技术,我记得好像是 有个电影讲过这事,可是拍的很难看。

当然,关于挪威在二战时的表现,军迷都会记得维京师里的挪威兵团。

附录:欧洲各国王室在二战中的表现

丹麦,丹麦是德国第一个入侵的有王室的国家,克里斯蒂安十世根本来不及抵抗和逃走。说起来克里斯蒂安十世蛮倒霉的,他1912年即位,刚即位就遇到了一战,因为和德国接壤,所以他呼吁北方三国(当时只有丹麦、挪威和瑞典,芬兰还在俄国版图)保持中立,好在当时的德国对北方的兴趣不大,而且北方三国也允许德国海军通过其海域。一战后,丹麦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尤其是得到了普丹战争中失去的石勒苏益格部分领土。二战后,克里斯蒂安十世被迫投降,但是他尽最大能力的保护了国内的犹太人,支持抵抗运动,甚至把海外领地(当时还是丹麦领土的冰岛等)交给盟国 。

瑞典很早就向纳粹德国屈膝,在丹麦、挪威被德国占领后,瑞典保证向德国开放海域和供应铁矿,获得了中立,瑞典在二战中成为轴心国和盟国之间非正式沟通的桥梁。

荷兰,荷兰在德军进攻后几周宣告战败投降, 威廉明娜女王在开战后向全国讲话,宣布不妥协,几天后议会要求女王全家流亡英国,在英国期间,女王和流亡政府一起组织抵抗运动,和挪威一样,为了保证王室血脉,王储朱莉安娜公主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加拿大避难。

比利时,比利时复制了一战时的悲剧,因为就在法国北部,不得不成为德军“借道”的工具。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在去与留之间做出的选择是,自己留下,而政府走。利奥波德三世认为只有自己留下才能与纳粹周旋以帮助自己的国民。整个二战期间,利奥波德三世一直在纠结中渡过,甚至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去英国避难,但是却被德军劫回,无奈最终只能隐居深宫。因为二战时利奥波德三世前往德国见过希特勒,导致二战后利奥波德三世遭遇统治危机,最后利三退位,让长子博杜安即位。

卢森堡,卢森堡王室也在开战后几日被迫流亡,女大公夏洛特在英国与流亡政府在一起,而王储让则前往美国读书,二战后期,王储让加入伦敦爱尔兰近卫军,尽管没有去前线,但是在卢森堡光复后,全副戎装的王子受到了万人空巷般的欢迎。

英国,英国是哈康七世妻子莫德王后的娘家,英王乔治六世是莫德的亲侄子,由于莫德在晚年多居住在英国,导致王储奥拉夫对母亲意见颇多(电影中也有反映)。乔治六世及其全家在二战中坚守在王宫中,王太后也拒绝去加拿大避难,只是被疏散到英国乡间。王储伊丽莎白公主和妹妹玛格丽特也拒绝去加拿大避难,1940年,14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对公众广播,呼吁全国避难的孩子们坚强面对战争的阴影,力所能及的帮助国家战胜敌人。两个未成年的公主还参与了后勤工作。

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是有王室的,墨索里尼的职务是意大利王国的首相,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只是一个傀儡。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尤其是意大利军队在前线的表现非常的糟糕,而且考虑到纳粹德国对前德国王室成员的不信任,甚至将部分王室贵族投入集中营(其中有一个是意大利嫁过去的公主),国王连同反对墨索里尼的政治势力多次企图推翻法西斯的统治,最终1943年,墨索里尼被关押,后被德国救出。意大利倒向盟军,为了缓解民意,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儿子翁贝托摄政,随着二战的结束,意大利国内掀起倒皇浪潮,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退位,翁贝托二世登基,但是国民不买账,全民公投废除君主制,才登基一个多月的翁贝托二世宣布退位流亡。

罗马尼亚,二战时罗马尼亚国王是卡罗尔二世(这个人的事迹几乎可谓奇葩),1940年,罗马尼亚遭遇和波兰一样的境遇,几个地区被德国和苏联重兵压近,罗马尼亚被迫把巴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把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了匈牙利(等于给德国),卡罗尔二世遭到国内的谴责,他把权力移交给军人安东内斯库后逃亡。卡罗尔二世的儿子米哈伊一世登基,而安东内斯库倒向纳粹,对苏宣战。米哈伊一世是反战的,他和母亲保护了国内的部分犹太人。在二战后期,红军进攻罗马尼亚时,米哈伊一世与反德的政治力量一起逮捕安东内斯库,躲过德国空军的空袭后,米哈伊一世向苏联交权,为此斯大林还授予他一枚勋章。二战后,罗马尼亚成为铁幕后国家,米哈伊一世宣布退位,流亡瑞士和美国生活,在罗马尼亚巨变后,米哈伊一世回到祖国,在自己原来生活过的伊丽莎白宫养老。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登基时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摄政,保罗亲王亲德,加上周边国家纷纷倒向轴心国, 南斯拉夫于1941年3月25日加入轴心国,但是彼得二世发动政变反对这个政策,保罗亲王随后又一次夺权,政权的多次转移引起希特勒不满,德军直接入侵南斯拉夫,王室成员纷纷逃亡他国,南斯拉夫被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克罗地亚独立国瓜分。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国 鲍里斯三世眼见周边国家都沦为轴心国或被德军占领,无奈放下中立立场与德国周旋,鲍里斯三世割让土地又允许德国火车通过,但是强硬的顶抗希特勒关于移交犹太人和派出军队的命令,最终在1943年8月26日由德国返回保加利亚后离奇死亡,王后和部分内阁成员坚持国王是被德国人害死。鲍里斯三世去世后,儿子西美昂登基,由叔叔基里尔摄政,基里尔几乎维持哥哥的政策,二战后期,保加利亚政府亲英美。在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后,基里尔亲王被逮捕并处决,年幼的西美昂和家人流亡西班牙。西美昂是一个经济人才,曾任一家电子公司董事多年,在东欧巨变后,他回到保加利亚组织一支政党参与竞选,并在2001-2005年出任总理。

希腊,希腊王国在1941年成功地把意大利入侵军赶出了希腊,但是却没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国王乔治二世流亡英国,王室成员大部分流亡他国(由于希腊早就发生了统治危机,王室成员已经分散在欧洲各国了),小部分留在雅典,比如现任英国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的母亲,巴腾堡的爱丽丝公主,她就在雅典保护了犹太人不受纳粹的追捕,为此战后的以色列封她为“国际义人”。

而德国的前各王室贵族,有参加纳粹的,有加入国防军的,也有反对纳粹而被关押至集中营的,他们中,有些在前线战死,有些在集中营去世,活到二战后的也有被关押被审讯,就不一一例举了。

"<>""}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1940年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4月9日,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丹麦投降。

一般的历史资料里关于二战初期德军对挪威的占领就是这样的一笔,与之前攻占波兰,之后攻打法国、敦刻尔克等相比,这不过是德军一个小小的占领而已,并不足以写上哪怕一段话。挪威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西边,对德国的凸向大西洋的战略非常重要,更何况还有铁矿。英国自宣战以后就在挪威海域布下雷区,以阻止德军潜艇及军舰通过北海,德国占领丹麦(丹麦在德国北部,德军冲破国境线后,丹麦军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可以参考丹麦2015年拍摄的电影《开战日》)后,就以丹麦为跳板,向挪威发动战争。这里引出了二战初期最著名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被炸沉没事件。这艘德国开战后最新的巡洋舰,本想征服挪威后在北海乃至大西洋和英国海军过过招,结果没想到服役后仅6个月,它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动第一天,在德勒巴克海峡战役中被挪威的岸防要塞重炮击沉。

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在得知自己的亲哥哥,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投降的消息后,和自己的儿子一家开始了逃亡,因为首都奥斯陆位于海岸口,德国登陆部队几乎可以不费周折的进入首都,事实上德军占领奥斯陆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快。他们坐火车、坐汽车,一路向北部挪瑞边境撤离,而德军的追赶部队的速度却快的吓人,殿后部队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而另一方面,德国驻挪威大使在费尽心思的寻求与国王谈判的机会,最终,他终于能够和国王亲自面对面的谈判,这是这部2小时电影的高潮之处,两位优秀的演员,丹麦的Jesper Christensen和 奥地利的Karl Markovics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暮暮老矣的国王坚持这这个国家奉行的民主、自由的原则,要和侵略者争斗到底,而外交官则不希望这个兵力完全不能与德军相抗衡的国家陷入生灵涂炭的战争泥沼。

谈判破裂后,德国空军向国王和政府驻地发动了空袭,这次袭击造成34位平民的死亡,面对这一切,国王哈康七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抵抗到底,绝不妥协。

电影至此结束,但是挪威的战斗还在进行,国王和王储一路向北,甚至接近了北极圈附近。挪威大量的商船民船逃到英国避难,而德军则迅速占领了挪威的深水良港,这些港口后来成为德国海军前进大西洋的前头堡,并成为盟军海军从大西洋及北部海域增援苏联的最大梦魇。占领挪威后,英国曾经计划了一个登陆挪威的方案,但是由于指挥官忽然心脏病发而没有完全实现。1940年5月,英军集结2万人向登陆目标纳尔维克港进发,而守备德军只有几千,集结在挪威的德军向纳尔维克港,死死顶住了英军足足一个月,这也给哈康七世父子一个喘息的机会。

时间来到六月,欧洲大陆上的德军推进势如破竹,英法联军被围在了敦刻尔克,英国为了大局,不得不放弃了挪威计划,哈康七世父子随同流亡政府撤往英国。面对盟军的失败,瑞典政府也不得不向德国低头,已经退进娘家的玛莎王妃(哈康七世的儿媳)带着女儿儿子前往美国避难直到二战结束。

挪威沦陷后,德国在挪威建造了重水工厂,成为其研发原子弹的重要原料地,最终英国派出空降部队摧毁了重水工厂,扼杀了德国的原子弹技术,我记得好像是 有个电影讲过这事,可是拍的很难看。

当然,关于挪威在二战时的表现,军迷都会记得维京师里的挪威兵团。

附录:欧洲各国王室在二战中的表现

丹麦,丹麦是德国第一个入侵的有王室的国家,克里斯蒂安十世根本来不及抵抗和逃走。说起来克里斯蒂安十世蛮倒霉的,他1912年即位,刚即位就遇到了一战,因为和德国接壤,所以他呼吁北方三国(当时只有丹麦、挪威和瑞典,芬兰还在俄国版图)保持中立,好在当时的德国对北方的兴趣不大,而且北方三国也允许德国海军通过其海域。一战后,丹麦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尤其是得到了普丹战争中失去的石勒苏益格部分领土。二战后,克里斯蒂安十世被迫投降,但是他尽最大能力的保护了国内的犹太人,支持抵抗运动,甚至把海外领地(当时还是丹麦领土的冰岛等)交给盟国 。

瑞典很早就向纳粹德国屈膝,在丹麦、挪威被德国占领后,瑞典保证向德国开放海域和供应铁矿,获得了中立,瑞典在二战中成为轴心国和盟国之间非正式沟通的桥梁。

荷兰,荷兰在德军进攻后几周宣告战败投降, 威廉明娜女王在开战后向全国讲话,宣布不妥协,几天后议会要求女王全家流亡英国,在英国期间,女王和流亡政府一起组织抵抗运动,和挪威一样,为了保证王室血脉,王储朱莉安娜公主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加拿大避难。

比利时,比利时复制了一战时的悲剧,因为就在法国北部,不得不成为德军“借道”的工具。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在去与留之间做出的选择是,自己留下,而政府走。利奥波德三世认为只有自己留下才能与纳粹周旋以帮助自己的国民。整个二战期间,利奥波德三世一直在纠结中渡过,甚至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去英国避难,但是却被德军劫回,无奈最终只能隐居深宫。因为二战时利奥波德三世前往德国见过希特勒,导致二战后利奥波德三世遭遇统治危机,最后利三退位,让长子博杜安即位。

卢森堡,卢森堡王室也在开战后几日被迫流亡,女大公夏洛特在英国与流亡政府在一起,而王储让则前往美国读书,二战后期,王储让加入伦敦爱尔兰近卫军,尽管没有去前线,但是在卢森堡光复后,全副戎装的王子受到了万人空巷般的欢迎。

英国,英国是哈康七世妻子莫德王后的娘家,英王乔治六世是莫德的亲侄子,由于莫德在晚年多居住在英国,导致王储奥拉夫对母亲意见颇多(电影中也有反映)。乔治六世及其全家在二战中坚守在王宫中,王太后也拒绝去加拿大避难,只是被疏散到英国乡间。王储伊丽莎白公主和妹妹玛格丽特也拒绝去加拿大避难,1940年,14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对公众广播,呼吁全国避难的孩子们坚强面对战争的阴影,力所能及的帮助国家战胜敌人。两个未成年的公主还参与了后勤工作。

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是有王室的,墨索里尼的职务是意大利王国的首相,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只是一个傀儡。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尤其是意大利军队在前线的表现非常的糟糕,而且考虑到纳粹德国对前德国王室成员的不信任,甚至将部分王室贵族投入集中营(其中有一个是意大利嫁过去的公主),国王连同反对墨索里尼的政治势力多次企图推翻法西斯的统治,最终1943年,墨索里尼被关押,后被德国救出。意大利倒向盟军,为了缓解民意,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儿子翁贝托摄政,随着二战的结束,意大利国内掀起倒皇浪潮,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退位,翁贝托二世登基,但是国民不买账,全民公投废除君主制,才登基一个多月的翁贝托二世宣布退位流亡。

罗马尼亚,二战时罗马尼亚国王是卡罗尔二世(这个人的事迹几乎可谓奇葩),1940年,罗马尼亚遭遇和波兰一样的境遇,几个地区被德国和苏联重兵压近,罗马尼亚被迫把巴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把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了匈牙利(等于给德国),卡罗尔二世遭到国内的谴责,他把权力移交给军人安东内斯库后逃亡。卡罗尔二世的儿子米哈伊一世登基,而安东内斯库倒向纳粹,对苏宣战。米哈伊一世是反战的,他和母亲保护了国内的部分犹太人。在二战后期,红军进攻罗马尼亚时,米哈伊一世与反德的政治力量一起逮捕安东内斯库,躲过德国空军的空袭后,米哈伊一世向苏联交权,为此斯大林还授予他一枚勋章。二战后,罗马尼亚成为铁幕后国家,米哈伊一世宣布退位,流亡瑞士和美国生活,在罗马尼亚巨变后,米哈伊一世回到祖国,在自己原来生活过的伊丽莎白宫养老。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登基时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摄政,保罗亲王亲德,加上周边国家纷纷倒向轴心国, 南斯拉夫于1941年3月25日加入轴心国,但是彼得二世发动政变反对这个政策,保罗亲王随后又一次夺权,政权的多次转移引起希特勒不满,德军直接入侵南斯拉夫,王室成员纷纷逃亡他国,南斯拉夫被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克罗地亚独立国瓜分。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国 鲍里斯三世眼见周边国家都沦为轴心国或被德军占领,无奈放下中立立场与德国周旋,鲍里斯三世割让土地又允许德国火车通过,但是强硬的顶抗希特勒关于移交犹太人和派出军队的命令,最终在1943年8月26日由德国返回保加利亚后离奇死亡,王后和部分内阁成员坚持国王是被德国人害死。鲍里斯三世去世后,儿子西美昂登基,由叔叔基里尔摄政,基里尔几乎维持哥哥的政策,二战后期,保加利亚政府亲英美。在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后,基里尔亲王被逮捕并处决,年幼的西美昂和家人流亡西班牙。西美昂是一个经济人才,曾任一家电子公司董事多年,在东欧巨变后,他回到保加利亚组织一支政党参与竞选,并在2001-2005年出任总理。

希腊,希腊王国在1941年成功地把意大利入侵军赶出了希腊,但是却没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国王乔治二世流亡英国,王室成员大部分流亡他国(由于希腊早就发生了统治危机,王室成员已经分散在欧洲各国了),小部分留在雅典,比如现任英国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的母亲,巴腾堡的爱丽丝公主,她就在雅典保护了犹太人不受纳粹的追捕,为此战后的以色列封她为“国际义人”。

而德国的前各王室贵族,有参加纳粹的,有加入国防军的,也有反对纳粹而被关押至集中营的,他们中,有些在前线战死,有些在集中营去世,活到二战后的也有被关押被审讯,就不一一例举了。

{else}1940年4月9日,德军兵临奥斯陆,挪威国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这将永远改变他的国家。{end if}

@《国王的选择》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