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漫 » 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HD中字

简介

查理·宾,保罗·费舍尔,鲍勃·洛根 成龙,戴夫·弗兰科,弗莱德·阿米森,库梅尔·南贾尼,迈克尔·佩纳 动漫喜剧,动作,动画,冒险 美国 2017

单从电影的角度讲,相比之前的乐高大杂烩和蝙蝠侠,乐高忍者确实更胜一筹,所以才给4星推荐,但从好莱坞电影人的内心剖析,其深深的种族歧视和美式傲慢让我无法热爱它。

整部片从头到尾跟所谓“忍者”有关的东西都是中国元素。片头的成龙、瓷器古玩、室内装潢,片中的吴大师形象、木制帆船、床头“功夫”书籍、肉馅包子无一不来自中国。而跟五色战队一样的“高中生驾驶机甲”的设定(包括绿战士驾驶龙机甲),符合我们印象中“忍者”的战斗方式吗?

左边的灯笼、浮雕来自日本?

成龙跟日本忍者有半毛关系?

这斗笠、帆船来自日本?

“功夫”(绿书)来自日本?

导致这种混淆的原因还是美式的傲慢。明明稍微了解一下可以把中国武侠和日本忍者分清,但不是不行,而是不愿意。“反正都是亚洲人,反正都低我一等,我为什么要管那么多”就是美国人看待亚洲人的心理。的确,外观上白人有金发、红发、棕发也有黑发,有直有卷,有翘鼻尖也同样有鹰钩鼻,瞳孔颜色也有蓝绿棕黑等多样性,而对亚洲人的印象,除非肤色不同,皆黑发黑瞳,平目宽鼻,如果单看人都傻傻分不清,还指望他们花心思去了解人背后的文化?再比如,亚洲语言普遍为单音节词,对习惯拼音文字和拉丁语系的西洋人来说,听起来“叮叮咚咚”像“未开化的语言”,又让他们高人一等的心理添砖加瓦。“Ching Chong Chink”本是歧视中国人的侮辱性词语,但凡见到韩国、日本人,还是那句话:“反正听来都一样,反正都低我一等,我哪管有什么不同”。

歧视听上去像是可以通过教育解决的问题,美国的教育也是数一数二,但为什么歧视还是这么普遍?首先,美国人也不少,而且没有强制义务教育,不能保证人人都受过好的教育。其次,歧视也来源于不平等,美国知道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代表世界最高生活标准之一,要不然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有“美国梦”,全世界的人都想通过留学工作也好偷渡也好,通过各种机会想留在美国。美国人因此而自豪无可厚非,那么以高势往下看,歧视就不可避免了。再好的教育也不能保证把美国人都教成圣人。

说完歧视,再来说说傲慢。片中为什么把抛接球游戏看得那么重?橄榄球,以其代表着绝对肌肉力量(比如乒乓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就不是力量多于技巧吧)在美国盛行。你会想,橄榄球要专门的场地和护具,怎么流行起来呢?没错,就是抛接球。你会看到美国的校园里,只要有个草坪,就会有3-5年轻人把一橄榄球抛来抛去。当然看着很无聊,但在橄榄球里抛和接都是很重要的技能(包括美国人也很喜欢的棒球)。美国父亲当然都希望自己儿子长大能强壮高大、能打橄榄球,于是父亲教儿子玩抛接球就成了“成长必经之路”(就像传统中国母亲教女儿刺绣一样)。不单单是乐高忍者,很多涉及父子梗的美国片(如黑衣人3)都提到这种美国人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亲子时间”。似乎每个家庭都应该这样。

后面的父亲教儿子开车也是一样(美国去驾校学车考照没有中国这么普遍),似乎每个家庭都应该这样。

片中的校车校园、热狗、普拉提、派对无一不是美国人自己的文化

美国强大了,美国人自豪了,就认为“我富强肯定是因为我做的什么都是对的,依我的标准做肯定没错”,跟中国人“生存了5000年的天朝文化肯定说明有什么做对了”一样的想法,于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把这种思想摆进电影等文化产物,试图发扬出去,希望全世界都套用其美国生活、美国文化。完全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国情、文化、价值观可能大不相同,这就是美式傲慢。

当然,美国也有不少明白事理的人。美国的某些地方的解决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开放,多接收外国人,希望本地人多接触外国文化,多多了解外国文化,已达到消除偏见与狭隘思想的目的。在这点上跟美国比,大大带领的中国似乎在逆水行舟,大行“华人至上”(相较于美国的“白人至上”)之道。

最后说说成龙吧,年轻的时候在香港拍的喜剧武打片还不错,后来出名了去好莱坞竟接拍不少明显歧视中国人的电影,实在不敢恭维。

@《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