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人类世BD

简介

珍妮弗·贝赫沃尔,EdwardBurtynsky,NicholasdePencier 艾丽西亚·维坎德 纪录片 加拿大 2018

1

片子以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活动为单元,展现了这些活动带来的双向影响,讨论了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间的冲突以及现有改变。片子的解说非常克制,基本上仅做了基本概念和现象的介绍,没有过多地升华和输出观念,而是多以真实人物的简要采访来讲述故事。

此外,配乐取用了大量拍摄地的传统音乐、戏剧、民歌等形式,配合大段的航拍、延时、意象性镜头,拉长的节奏在留白中给出了思考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的版本片名被翻译为“人类纪”,而片中用于首尾呼应的陈述中,正包含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改变已加速了地质时代的更替」这一观点。对于地球生灵来说,人类掌握工具可能是最不幸的事情之一。人类世界的运转依赖一套庞杂的系统,但它离“与地球生态实现协调”(即可持续发展)还有很远的距离,否则不会有如此多不可逆转的灾难和变化在时刻发生。

一个事实:土壤污染属于最难治理的环境问题之一,不同于大气和水,它的恢复普遍需要数十年甚至以上的时间。当我们失去宇宙中目前唯一的立足之地,即使创造过再多的灿烂文明也都是徒然,都会湮没在坚实沉默的地质层中。

2

其实真正想聊的是环境保护问题。这个梳理对我个人比较重要。

我的本科专业是环境工程,虽然入学相当一段时间后,我才找到真正的passion所在是纪录片。而在四年的学习和训练中,我对环境事业的认知和态度一直在这种相对较近的距离和思考中被不断重塑。

环境是一个「朝阳」了很多年的学科和产业,个人认为其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环境是一个需要整体协调的系统问题,它不存在从A到B便一劳永逸、万事大吉的可能。这一点带来的影响便是,任何一项真正可能有效的环境举措想要被实施,都需要经过太多困难。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碳减排,人人都说必须要进行控制,但想要全球从行动上达成一致,多年进展绝不能说是顺利的。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牵涉经济、政治、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先发展的国家先治理完了,凭什么还要承受他国污染影响;反过来,其他地区难道就没有发展的权利吗;We are one的口号再响,说到底也只是口号而已,不具有操作层面的效力。从全球尺度上回归身边,目前我国刚开始的生活垃圾分类,目前暂时也未看到来自公众的广泛认知和配合,大家更多的是在等待政府的统一协调和安排。

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简单迅速,来自明确的利益导向和发展需求;但恢复自然的过程却漫长复杂;此外环境问题的责任归属又往往不能明晰。

以上是我在第一学年主要的消极片面想法。

但事实上,很多让我尊敬的老师、师兄师姐、朋友都已经或将在未来为环保事业持续奋斗。如果用困难和现象倒推工作本身的意义,无疑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后续真正参与过具体项目和短暂的实验室操作体验后,我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理解:不论责任范围或者说个人角色,从科研人员到从业者,从执法机构到环保组织,环境人的目标基本还是一致的。环境问题是系统的问题,要保护它同样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

今天还在跟姐姐开玩笑说,「轴是一项珍贵的品质」,但其实我们想有任何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需要这种不问困苦和得失的决心。

现在想来,事实上我非常感激接受过环境方面的教育,它塑造了我对世界运转方式的初步理解,能够自发关注它运行的状态,更时时提醒我要努力从整体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思考。

这不是lost cause,而是必须有人去走的艰难道路。我真心希望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一切顺利,更希望将来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有所参与。

最后说回片子,其实讨论它是否为风光片在我看来并无意义。如果说环境问题的一端是政府和相关组织,另一侧起决定作用的是公众参与。从观念培养到落实行动总需要漫长的过程,因而相关教育是永远不嫌多的,各种形式的积极努力都值得支持认可;譬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愿意接受拍摄的前象牙雕刻匠人,以及这部并不完美的片子。

@《人类世》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