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苏珊娜·怀特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丽贝卡·豪尔,阿德莱德·克莱蒙丝,罗杰·阿拉姆,安-玛莉·杜芙,鲁伯特·艾弗雷特,斯蒂芬·格拉汉姆,克莱尔·希金斯,珍妮·麦克蒂尔,米兰达·理查森,大卫·道森
美国剧
英国
2012
个人以为,本剧的编辑相当给力,节奏虽快但从未混乱,每一句台词都意有所指,与国产的改编作品如《白鹿原》之流判若云泥。之所以有很多姑娘表示看不懂,其实关键问题在于本剧有三个背景因素并没有点明——其实对于原书读者,或者一般英国本土观众来说是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不言而明的,但对于旁的文化圈的我们,就容易觉得一头雾水了。这三个隐藏的前提就是宗教冲突、经济因素以及上流社会的婚姻模式。前提1:宗教冲突英国是一个新教(基督教)国家,但因为种种原因,天主教势力依然强大,两者互为敌人,互相仇视,互有针锋相对的政治倾向和社交圈子,这直接影响了历史上英国王位的继承乃至现代政局。有兴趣的孩纸可以看看BC演的《鸠占鹊巢》,看看电影《童贞女王伊丽莎白》,这里不复赘言。克里斯托弗之所以在社交圈声名狼藉身败名裂,以至于以前朋友的婊子老婆避他如蛇蝎,除了老婆的出轨、情敌的作梗等等不良因素之外,一大原因就是他是个新教徒,却娶了天主教妻子,迈过了社会规范的那条红线,就像蝙蝠,不是鸟也不是兽,两大团体都没有他的立锥之地,自我放逐于主流价值观之外。再加上没什么上流社会朋友,唯一的还是个白眼狼,所以一旦出现丑闻,便彻底孤立无援。剧情一开始,他的父母亲朋都不同意这门婚事,宗教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剧情发展到后来,哥哥马克之所以说“假如她不是天主教徒,我早就娶她了”,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两种不同宗教的结合,同样也带来了克里斯托弗和西尔维娅生活中的种种隔阂,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开始克里斯托弗因为害怕孩子成为天主教徒,不肯让西尔维娅带孩子,而让自己嫁给新教牧师的姐姐帮忙;后来两人的矛盾有所化解,他答应让儿子跟着西尔维娅,其实就是在道歉,是很大的让步,令西尔维娅惊讶万分。再比如让他父亲无比痛心的那句台词“信天主教的人(克里斯托弗的儿子)将成为格罗比的主人”,以至最后选择自杀,这一切都是因为两种宗教之间难以调和的剧烈冲突。事实上,后来也正因为他娶了天主教妻子,所以才无法离婚(天主教教义不允许,其实克里斯托弗自身信的新教是可以离婚的),让自己陷入死巷之中无法转圜。归根到底,克里斯托弗为什么要娶西尔维娅呢?西尔维娅魅力无敌肯定是原因之一,自身的绅士准则肯定是原因之一,但这些绝非全部。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除这两点之外,其实经济因素也是重要理由,为什么?请看下一条。前提2:经济因素英国的传统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长子继承100\%的家族财产,女儿们给一笔嫁妆嫁出去了事(一般都没多少钱,参见《傲慢与偏见》,除非能钓到同等阶层继承人,比如达西先生,就只能下嫁,嫁给清贫的牧师之类——这还算不错的,至少有社会地位——或者干脆独身终老,老小姐比比皆是),次子和小儿子去当教士或者出外工作(中世纪时去当十字军攻打耶路撒冷,近代去当公务员、去参军)。女儿和次子幼子一般只能继承母亲的嫁妆(剧中克里斯托弗把母亲的遗产借给朋友,以至于他的哥哥都要关心他的财政状况),更有甚者会被直接赶出家门,以确保父系家族的产业代代传承不被分割。克里斯托弗家是典型的富有乡绅阶层,而非百度百科里说的上流贵族爵爷们,其实还差得远。根据长子继承制,马克被父亲全力培养,弟弟克里斯托弗就必然被忽视和疏于照料。他父亲自杀前也懊悔过这一点,早知道大儿子放弃继承一心从政,就该早早培养小儿子,避免让小儿子缔结不般配的婚姻,声名狼藉之外,还生下血统不明信仰敌对宗教的继承人。克里斯托弗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一直不怎么富裕,就算没有情敌下黑手也始终处于破产边缘,事实上锦衣玉食长大的次子幼子举债度日,表面光鲜内里窘迫才是社会常态。因为自身赚钱能力有限,又花钱大手大脚(想留在这个阶级里就不得不维持本阶级的消费习惯),“保持体面”就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简爱》里罗切斯特说的:“他们把我卖掉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次子娶一个富有的女继承人,来继承女方的财产。剧中对此也有提及,第一集一开始克里斯托弗在解释他的婚姻选择的时候就说了“我和岳母一起住,她很慷慨”,然后他哥哥再也不出言反对。这一段剧情其实就是在交代前因后果,告诉观众克里斯托弗的婚姻动机有很大的经济因素,以阶层来说,其实他不光越界(无视宗教敌对关系),更是高攀了的。知道了这一点,故事一开始早餐桌旁西尔维娅撒泼丢餐具就可以理解,在夫妻关系中,西尔维娅虽然行止有亏,却始终是强势的一方(你可以脑补成煤老板千金招赘凤凰男接盘侠,虽然没那么极端,但模式是一样的),绝非单纯因为克里斯托弗太过老实木讷(虽然他的确如此)。西尔维娅在丈夫面前习惯于完全占据上风,有着强硬的优越感,一直都有。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优越感慢慢变了质,她渐渐发现了克里斯托弗独一无二的优点,发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不可自拔的真正爱上了他。但西尔维娅却始终无法放下自身的优越感,放下她的架子和自己的丈夫平等交流,终于给了瓦伦汀娜机会,也让两人的感情真正走入了绝境。《队列之末》从来都不是言情小说,克里斯托弗和西尔维娅的的紧张关系远比“出轨—绿帽子—替别人养儿子”复杂无数倍,如果真是单纯争风吃醋你伤害我我伤害你那会好解决得多——事实上,夫妻双方比着出轨,互相给对方戴绿帽子,才是18、19世纪整个欧洲的时尚潮流。前提3:上流社会的婚姻模式18、19世纪,英国上流阶级(其实整个欧洲都这样)的婚恋观是典型的“婚姻是婚姻,爱情是爱情”,夫妻与其说是伴侣不如说是经济合伙人,双方尽同床和生下高贵血统的长子的义务之后,就可以分别找情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这是社会风尚,也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克制,不冲动,维持默契,无时无刻不给对方留面子(因为夫妻的面子是一体的),只要别被人发现(火车上嘿咻只要没被发现就无人理会,火车上摸一下别人的手被发现就是大丑闻),哪怕已经是“世人皆知的秘密”,任何行为都被默认为“不存在”,这就是上流社会的掩耳盗铃,是他们的“体面”和虚伪之处。关于这点可以拿19世纪中期流行文学泰斗大仲马的作品举例,比如广为人知的《三个火枪手》:国王有情妇,王后也有情人,社会并不苛责他们的行为,甚至连吃皇粮的火枪手都为王后的私通(往重里说这可算叛国罪)而玩命奋斗;王后只要在舞会上戴上国王送的钻石就一切风平浪静,可一旦钻石丢失的事情暴光,桌下的“潜规则”翻上台面,那就是可怕灾难,甚至会引发英法战争——所以在旧传统的背景下,克里斯托弗看似软弱的行为其实才是为人称道的绅士风度,而西尔维娅公报私仇的情人反而是没品玩不起的小瘪三。但是时代已经开始变化了,克里斯托弗的老一套做法已经不再起作用,甚至还有了反效果,这段剧情之所以如此设置,凸显的就是这一矛盾冲突,而绝非对西尔维娅单纯的道德批判。进入20世纪,甚至直到现在,这种婚姻模式也从未绝迹,你我身边也许都有。顺便提一句,BC演过的舞台剧《一舞已毕》的主题就是这种扭曲的婚姻关系,表达“不懂爱和丈夫”和“无法表达自己的深陷爱情之中的妻子”之间的矛盾纠葛,爱与被爱的严重失衡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一直是戏剧的经典主题。关于这部分内容,剧中表述的实在太多,不胜枚举,请自行对号入座。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我只想澄清一点,那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氛围中,克里斯托弗表现出的实际上是克制、忍让、默默承受和对早已过时的“维多利亚式绅士精神”的循规蹈矩,而绝非胆怯与窝囊。这个角色从来不是一个懦夫(的确,从我们的文化观念来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不报复就够没种了,怎么还能帮老婆打掩护?可这种理解就是典型的文化错位和背景误读),相反的,他始终不乏反抗精神、毅力以及勇气(无论是对婚姻和交友的“出格”选择,对独立的新女性丰富内心世界的欣赏,对职业的责任感以及战场上的表现),他从来都不是在旧时代如鱼得水却完全适应不了新时达的艾希礼•威尔克斯,他反而更像是披着英国绅士皮的内敛、含蓄、“圣父”版的瑞德•巴特勒船长——他是那样努力地去恪守旧式行为准则,但本质上却拥有一个新时代的灵魂。事实上,这正是克里斯托弗精神世界最大的矛盾之处,也是整部剧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更是他下定决心作出最终选择的根本原因。时代动荡摧毁了艾希礼•威尔克斯,却令克里斯托弗浴火重生。破茧的过程虽然注定纠缠痛苦,可一旦度过了这个难关,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展开的羽翼,飞入新世界的阔地高天。同样的,这种“风俗”也造成了社会舆论对于“情人”身份的接受程度,除了不改姓,除了终身是某某小姐,其实与夫妻全无二致,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同居甚至民事伴侣关系。其实社会动荡期的故事全都一样,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我国也有大把文艺女青年当侧室出身(美其名曰自由恋爱),最后令真正明媒正娶的太太被历史遗忘。比如鲁迅和许广平,甚至比如蒋委员长和宋美龄,数不胜数,全无二致。所以无论是西尔维娅出轨还是瓦伦汀娜当小三,都不能简单用现代道德去评价甚至去讨伐,那都是不公平的,毫无疑问都是对本剧主旨的误读。 ***总之,一旦搞明白了三个隐含的前提,这部剧几乎立刻就拨云见日。克里斯托弗从来都不是完人,他善良包容却内向木讷,他智商超群却不擅社交,他心有大志却在人生的重大关头轻率决策,缔结不恰当的婚姻,几乎因此毁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年轻时的他的确曾经被情欲俘虏(我们谁不曾?),的确曾经因为自身的软弱而扭曲尊严(其实那种社会环境下吃软饭绝对谈不上可耻),但自始至终,他对命运有一种超脱般的坦然态度,从未逃避责任,从未背叛和欺骗,而是像个圣徒般直视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矛盾的观念和错误的行为埋单,默默承受一切后果,甚至甘之如饴。这一点比起活在谎言里并试图用谎言去欺骗小女生的罗切斯特先生(见《简爱》),实在判若云泥。就这样,一个旧时代的正人君子,他慢慢变老了,老婆私奔了,名誉毁掉了,真爱出现了,战争爆发了……旧的秩序、旧的行为准则一夕之间支离破碎、推倒重来,他开始靠自己的薪金度日,卡着发薪日花钱(见剧中透支事件,最后靠着老婆大人的能力才挽回了自己的财务信用),他开始痛苦地求索,希求重塑自我,寻回尊严。在故事的最后,他拒绝继承格罗比,把富有的庄园收益留给西尔维娅和儿子,了解最后一笔心债,自己则与瓦伦汀娜在空荡荡连家具都没有的旧公寓里自食其力,艰辛度日。克里斯托弗走过繁华,走过战火,终于找到了清贫却内心温暖安宁的崭新生活方式,甚至有了真正的手足兄弟。这种精神世界的毁灭和重生堪称恢弘壮丽,他的沉默与执着、他的勇气与道路足以令人产生由衷的敬意。也许这故事的意义就在于,克里斯托弗是旧道德和旧传统所能培养出的“最好的人”,但在那个残酷时代里,他依然艰苦求存,活得如履薄冰。其实这不是他个人的错,只不过因为那个西尔维娅所代表的旧世界,以及他自己所代表的旧道德和旧传统已经无法阻挡的走到了历史尽头,走到了队列之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一次重新洗牌,是秩序和阶级的再定义。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快乐总是瞬间,痛苦则是永恒,但你依然是有选择权的——你是选择直面,还是选择逃避?当你站在队列的末端,你敢不敢迈出那一步去?个人以为,这才是这故事真正的主题。
@《队列之末》相关推荐
- 第10集
断了线的风筝
礼萨·拉哈迪安普特里·马里诺安雅·杰拉尔丁
- 已完结 共22集
末世第二季
比利·伯克,崔茜·史皮瑞达可斯,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大卫·莱昂斯,詹克·欧思,伊丽莎白·米切尔,JD,Pardo
- 第6集
幸福谷第三季
莎拉·兰卡夏尔,詹姆斯·诺顿,希欧布罕·芬内朗,康·奥尼尔,乔治·科斯蒂安,夏莉·墨菲,德里克·里德尔,卡尔·戴维斯,苏珊·林奇,里克·沃登,维森特·富兰克林,里斯·康纳,阿米特·沙阿,马克·斯坦利,莫莉·温纳德
- 更新至第8集
布里奇顿第二季BridgertonSeason2
乔纳森·贝利,西蒙娜·阿什利,菲比·黛内芙,朱莉·安德鲁斯,波利·沃克,妮可拉·考夫兰,克劳迪亚·杰西,鲁丝·吉梅尔,鲁珀特·伊文斯,凯瑟伦·德莱斯黛尔,阿卓艾·安多,谢莉·康恩,果尔达·罗斯乌威尔,贝西·卡特,卢克·汤普森,查瑞莎·钱德兰,哈丽特·肯斯,鲁比·斯托克斯,杰西卡·马德森,卢克·牛顿,弗洛伦斯·亨特,乔安娜·波宾,鲁伯特·杨,威尔·蒂尔斯顿,卡拉姆·林奇
- 更新至10集已完结
修女战士
托亚·特纳,阿尔巴·巴普蒂斯塔,LorenaAndrea,KristinaTonteri-Young
- 更新至04集
德性
斯蒂芬·格拉汉姆,妮娅姆·阿尔格,HelenBehan,DeirdreDonnelly,MarkHugh-Williams,FrankLaverty,JamesNelson-Joyce,马克·奥哈洛伦,JohnBurke,汤姆·戴维斯,AisteGramantaite,沃克斯豪尔·杰梅因,DavidMcSavage,妮雅姆·库萨克
- 13集全
天命抉择
亚历克斯·安克吕罗,费尔南多·卡约,JuanDiego,AdriánExpósito,帕特里夏·维柯,鲁本·奥查迪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