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台湾剧 » 貂蝉HD

简介

李翰祥 林黛 台湾剧 中国香港 1958
(起初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来看影片写观后感,所以写的很傻(^.^),*发出来给你抄作业*。其实真的仔细看了仔细写了,觉得这样的电影有独特的魅力)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京剧《凤仪亭》中曾说,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在董卓操纵东汉王朝之时,在司徒王允的谋划下,用连环计除掉董卓。虽是作为政治纷争和计谋的牺牲品,但貂蝉以自身的聪颖与决心完成惩奸除恶。时光飞逝,千年前发生的故事如今的国人耳熟能详,耐人寻味可歌可泣。李翰祥导演的电影《貂蝉》重现了这一经典故事。电影中,由林黛饰演貂蝉,赵雷饰演吕布,两人用精湛的演技诠释着整个故事。初观电影,一种“古老电影”的感觉铺面。细细想来,作为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民族电影,虽无巨资投入和宏大布景令人震撼,但是主人公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观众的内心,背景音乐的峰回路转都在映射着人物的内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与美感。融入电影,内心牵绊着这位心怀大义的女子,就会真正感受到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跌宕起伏的内心挣扎。在电影中,拍摄的物资条件和当代电影相比非常简陋。道具方面,从房屋桌椅到草木山川都是简单布置,甚至是以图画形式表现。在文武大臣参拜董卓举办宴会时,屋外的风景,屋内的座榻,给人一种舞台剧的感觉。同时配音方面,有着嘈杂的噪音,人物的语言和背景音乐,有时略显刺耳。也许是老一时代的电影技术有限,物资条件不够丰富,所以用类似传统戏剧的布景演出形式来拍摄记录。尽管如此观众依旧被故事所吸引,这全都得益于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演员精湛的演技。不得不承认《貂蝉》作为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无法在恢宏场面上引人注目,但是它所具有的民族电影的魅力是丝毫不减的。观看电影,首先给人以震撼与冲击的便是影片中音乐的布置。开篇时,貂蝉父母双亡,音乐哀婉悲伤,当貂蝉从伤痛中走出,立誓报仇时,音乐的风格转向坚定与决绝。董卓宴会,群臣入座时,背景音乐由交响乐队完成,鼓号齐鸣,来展现场面的宏大与精彩。当貂蝉漫步在庭院,心事忡忡,以管乐器独特的幽静婉转来表现她细腻的内心;当她对月祈愿被王允发现的紧张时刻,突然换为琵琶,拨动心弦。在剧情所要求的矛盾冲突时,均采用古典乐器齐奏的方式,来展现对决双方的激烈争执。同时,在剧情发展过程中,时有黄梅戏唱腔,用以描写人物内心所感所想。或者是由旁白黄梅戏齐唱,用以总结人物行为,推动剧情发展。在配乐方面,《貂蝉》这部电影,展现出精彩绝伦的风貌。可以说,这部电影失去了配乐,将会索然无味。与现代电影不同,背景布置不着重于观众视觉体验的物资方面,而是在听觉体验的配乐方面,丝竹管弦配合,让人脑中自动浮现导演所要表达的景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不是以旁白独白说词变现,而是以音乐动作表情展示。一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男女主角和一众配角演员。从最浅层来看,电影演员们穿着不像当代电影这般华贵,但却不失精致;不论是舞女还是文臣武将,人物的扮相服饰,都体现着人的性格特点与角色身份。在这一点上,电影非常细心。除去外在不谈,人物的表演在这部电影中有着强烈鲜明的特点。每位演员说词都字正腔圆,在唱腔上,貂蝉的饰演者林黛,显示出丰厚的戏曲功力,然而男演员的唱腔却有所不足。这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题材电影,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角貂蝉。在影片中,林黛表情丰富,在情绪转变时,仅仅一皱眉,就令人明白她心中所想。在董卓房中,看窗外吕布的一部戏中,林黛欲言又止尽显委屈,对吕布无所作为而撅嘴嗔怒不满,一切的表现都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演出已经超越的语言,此情此景仅用表情就可详尽描述。吕布的饰演者赵雷英俊帅气,横眉竖目时英气逼人,但却缺乏吕布本身的威猛和刚毅,有些像一位小生,在电影的情节中,略显苦楚可怜。可能局限于电影展现人物内心的手法有限,林黛的动作和表情都很夸张。没有旁白和独白的电影形式,为了清楚地描写内心活动,只有通过单纯的动作、唱词和表情来展现,不免地需要夸张。这点不足,不能说是导演或者演员的过错,而是在当时的电影概念下,在当时的电影手法限制下,体现出的特别之处。仔细想来,这部电影更类似戏剧,在简单的布景下,用演员自身的表现来展示给观众一个真实的世界。在这种条件下,也体现着导演的细心之处,每个简单的布景,都充分应用。特别是吕布与貂蝉隔窗相望,仅仅一窗之隔,把两人相隔的礼义鸿沟描写的淋漓尽致。在情节的铺垫方面,电影则显得非常生硬,例如董卓投戟这一幕,导演为了体现投戟的前提条件,给“方天画戟立在亭子一旁”很长的特写镜头,虽然逻辑通顺,但是过渡很不自然,让人觉得这一特写太过枯燥。背景的简陋、表情的夸张以及情节推进的生硬都是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这些要求观众参与更大部分的二次创作,需要观众去和演员配合去构想出一个电影中的完整世界。这样的民族电影形式,早已跳脱出传统戏剧的范畴,但还是带着戏剧的影响,这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换个角度考虑,正因如此,这样的民族电影对国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更加自然和熟悉。民族电影中穿透着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以宏大的场面,高超的拍摄手段乃至打牌大碗,而是以电影对人对文化的关注,来传递着中华名族的精神。可以说民族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费的产物,而是在市场化运作下,为人们奉献的丰饶精神食粮。在一颦一笑中进行着故事的讲述,像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不求细节如真,但只要用心细细体悟,便身临其境。这就是《貂蝉》的独特魅力,隔着屏幕去品味这样一部电影,就像喝一杯茶,用心则有味。

@《貂蝉》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