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阵容鼎盛的文艺小品,包括:保罗.纽曼、布鲁斯.威利斯、梅拉尼.格里菲思、洁西卡.坦迪等。导演是导过《克拉玛对克拉玛》的罗伯特.本顿。剧情以一名个性倔强的老建筑工为中心,描写他与周遭的镇民在纽约北部的朴素小镇中过着虽不富足却悠然自得的生活。全片没有太大的戏剧高潮,但对小镇风情的经营相当成功,保罗.纽曼演出跟他实际年龄相称的老角仍具神出鬼没风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电影的三分之一时间里,他完全是一个潦倒不堪的人物:生活在一个每个人几乎都互相认识的美国北部小镇;早年离家,一个人寄宿在自己的老师的房中;打零工式的接着一些修葺建筑的活儿;膝盖在做工时摔伤,聘用的律师完全无用,与东家打了十几次官司,次次败北;一边和东家打好官司,一边又为了微不足道的谋生钱忍气吞声地继续接东家的活儿,干活时还不忘用意念诅咒着东家;白天干活挣钱,晚上又迅速地把钱输还给东家;与儿子一家巧遇,孙子问他“你是谁”……用一系列家长里短的片段,电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早年逃避家庭责任,老来无亲无故,事业失败、家庭失败、做人失败、连运气都几乎败光的老男人。
而渐渐地,故事又告诉了我们更多。他不屑东家的二世祖做派,同情甚至爱慕着被东家冷落的美丽妻子,陪伴和照顾着自己的年迈老师,提带着一个有点傻缺的帮工,当他赤着脚跑到雪地里,用幽默而温情的方式,拉回走失的痴呆老人时,我想大家对这个形象都有了改观。他是失败,但他其实很乐观地活着,他是愤世,但他充满同情心地对待弱者,他是有些敷衍塞责,有些滑头,但他心底却深藏着对过往的愧疚与遗憾。
转机还是在不经意间来了。儿子因为感情不顺且丢了工作,来到小镇赞助,还带来了可爱无比的小孙子。在和儿孙更多的交往中,他揭示了自己的不幸童年,也让我们了解了造成他今日性格的深层原因,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温情的亲情的气氛下,他一点点地找回了自己的责任,唤醒了内心深处对亲人、对家庭、对朋友、对生活的热爱,也一点点地重又把自己拉回了积极、勇敢、坚强的人生轨道。
结局比预想的还要美好。因为他的努力,儿子修补了自己的感情,孙子学会了勇敢、年迈的老师也得到了慰藉。他自己的人生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东家的美丽妻子鼓起勇气离开了那个玩世不恭的丈夫,认真地要和他远走夏威夷(尽管他因为家庭的责任而婉拒了);老师帮助他赎回了自己的老屋,也完成了他对自己童年不堪回忆的一次救赎;自己因为动手打警察蹲监狱期间,儿子谨记了他的交待,继续帮他下已经下了几十年的马注,不可思议地真的中了奖。连那个实力不济透顶的老头律师,这时也灵感激发般道出了一句人生真谛:拥有智慧和不懈努力的人最终会成功。一切顿时又都变得这么美好,他终于可以在老师家安逸的沙发上静静地睡上一觉了。
人生大抵是这样。成功失败、得意失意、富裕贫穷,每天都有可能在转换,积极面对,笑对一切,每个人都是个人物。
PS:保罗▪纽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嘴滑心细、不乏魅力的落魄平凡的老头。那双大彻大悟的眼睛,直抵人心,给人温暖与希望。
详情